?文| 蘇紫醬兒 編輯 | 小麥
近日,由黃軒、佟麗婭主演的電視劇《完美關系》正在熱播。
但出人意料的是,帶領此劇頻繁上熱搜話題的,竟然不是男女主角,而是由陳數飾演的強勢、優秀女老板,配角斯黛拉,延續了她一貫的大女主氣質。
從“斯黛拉砸車”、“斯黛拉懟小三”、“斯黛拉離婚”的熱搜三連,就足以看出陳數扮演的這個角色,讓觀眾爽翻了。
陳數將斯黛拉超強的職場氣質演繹的淋漓盡致,也將手撕渣男丈夫的犀利人妻刻畫的行云流水。一舉一動,都讓觀眾挪不開眼睛,接連讓觀眾發出“實在是太美了”的驚呼。
可以說,陳數一個人撐起了這部劇的流量與評分。好多網友評論,她是追劇的唯一動力。
從她在劇中的口紅色號,到精英女強人的西裝穿搭,甚至連在劇中過生日吃的蛋糕都一起上了熱搜。
和小12歲的弟弟(王森飾)上演情吻戲,將純情和欲望的尺度把握的剛剛好,不油膩也不尷尬。
楊瀾曾在節目中評價:“以前人們稱呼我是知性的,其實我認為陳數才是知性女人的典范。”
董卿更是毫不吝嗇地夸贊:“最優雅女人的典范,滿足了所有女人對‘40歲自己’的美好憧憬。”
陳數,在一夜之間,再次成為優雅女人的典范,睿智干練的職場女性代言人。
01
說起陳數,也算是大器晚成。成名雖不算早,但也在近幾年,憑借精湛演技塑造了一系列,優雅、高貴、獨立的大女主形象。
陳數,于1977年出生在湖北一個藝術世家,母親擅長鋼琴演奏,父親是國家一級編劇,外公外婆是湖北大學的教授。
受父母的影響和家庭的熏陶,陳數的童年就與舞臺緊密聯系在一起。
現在端莊典雅的陳數,在小時候對自己的容貌卻很自卑。她一直覺得,父母更喜歡哥哥,因為哥哥好看,而對于自己,她的評價是“長得一般,還有點尷尬”。
11歲,陳數進入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舞蹈,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民間舞。畢業后,順利進入東方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開啟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1998年,剛剛20歲的陳數,遇到了成方圓、王剛的音樂劇《音樂之聲》。在那部音樂劇中,她毛遂自薦,飾演長于歌舞的大女兒,演繹的極其出色。
但冥冥中自有安排。
也正是這部劇,讓她遇到了演藝生涯的開路人,導演鈕心慈老師,當時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教授。
有一天在排練的時候,鈕心慈老師突然問她:“你想過以后要干什么嗎?如果你喜歡表演的話,你可以考中戲。”
陳數當時很驚訝地說:“我可以嗎?我沒有任何演戲的經驗呀。”
然而,僅僅短暫的十分鐘猶豫,她就自我點燃了內心的那顆小火苗,當時就決定,自己一定要離開東方歌舞團,準備報考中央戲劇學院。
后來,陳數參加《朗讀者》時,曾表達:“那是我生命里內心特別深層的聲音,哪怕即將可以分到一套很好的房子,我依然覺得這個時候去上學是最好的時間,不可以再晚了。房子,我可以自己努力、自己買。”
人,最難做到的就是聽從內心的召喚,走出舒適區。
但陳數做到了。
《音樂之聲》結束后,她義無反顧,離開東方歌舞團。轉而從零開始考中央戲劇學院。
當時,距離考試時間已經不多的陳數,最畏懼的就是文化課,她認為自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擅長學文化課。
但陳數骨子里就是有這股拼勁,一旦決定了要做什么事,就果斷地破釜沉舟,不給自己回頭的機會。
她迅速啟動學習計劃,拼盡全力開始補習文化課,拿出了從未有過的專注和認真。
連她家里人都覺得很詫異,這個從小熱衷藝術的小女生,竟然突然轉性了。
好運氣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結果就是,她不但考取了錄取率極低的中央戲劇學院,而且是考出了高出表演系170的絕對高分。
02
2001年,陳數出演了個人的首部電視劇《旅人的故事》,在劇中飾演上海女孩“朱美”,由此正式進入了演藝圈。
在開啟演藝生涯的前8年,她一直不溫不火,沒能讓觀眾記住名字。
但在她身上,從來不缺少孤注一擲的勇氣。
那時候有導演朋友跟她說:“你很適合年代戲”。
陳數說不知道為什么,就這句話,在她的心里又響起了當年要考中戲的聲音。
于是,在那一年,她仍然是聽從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在收入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花了大半年的收入,特意請人做了一組旗袍造型的嘗試。
然后她把這組照片給了很多人看,正是這組照片,讓她遇到了《新上海灘》中的第一交際花方艷蕓。
她在里面的旗袍造型風情萬種。她飾演的方艷蕓,既嫵媚又知性,既風情萬種又清新脫俗。
自幼習舞的功底為她帶來的不僅是緊致嫵媚的身段,更有舉手投足間蘊藏的“海派女人”范兒。
后來,她飾演《傾城之戀》落魄卻依然優雅的大小姐白流蘇,并憑此獲得了第四屆韓國首爾電視節最佳女演員獎提名,成為入圍該獎項的唯一亞洲演員。
那么一個年代感十足的戲里,她完全塑造了一個風情無限的旗袍美人。
活脫脫,就像是從張愛玲書中走出來的一樣。
以至于到今天為止,仍有很多人覺得她是中國穿旗袍最有氣質的女演員,沒有之一。
自此,“旗袍女皇”的名號打響了。
03
陳數的朋友都說,她就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樣,陳數(成熟)。她是一個無比理性的人,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事業上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陳數的丈夫,是著名鋼琴家趙胤胤。
相識第15天,趙胤胤便向她求婚了。雖然內心有好感,但陳數依然拒絕了他。
她在博客中寫到:我還無法面對這份突如其來,完全被你嚇到了。在我的字典里,沒有沖動這一條,尤其是面對感情,我不相信猛火小炒,我更珍惜文火慢燉。直到1年后,他們才在巴厘島舉行了婚禮。
和丈夫交往時,很多人不理解,陳數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要找一個離異,而且帶著孩子的男人。
陳數卻說,自己不是把條件放在第一位的人,不希望外在的條條框框,錯過認識優秀者的機會。
結婚9年,陳數沒有也不打算要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全部的愛都給了繼子大象。而且一再深情地表示,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無條件的愛”。
陳數對楊瀾說過,她對趙胤胤愛的堅定,對繼子也非常真誠的接受。
甚至她提到,自己的接受不但是真誠的,更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如果是勉強接受,時間久了會露餡,再久了,會爆發。
是的,所謂的接受,是要經受時間考驗的,愛與不愛,不是一時的興起,也不是對外表演的假象。
陳數做到了,做的很好。婚前婚后,她對大象的愛,變得更濃更依賴。
《朗讀者》中,董卿讓陳數選擇朗誦的對象,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獻給我們的兒子,大象”。
董卿很認真的問陳數,還會要自己的孩子嗎?
陳數回答:“好好愛他,就好了!”
沒有華麗絢爛的辭藻去承諾,更沒用煽情的語氣去描繪,陳數簡簡單單、平平常常七個字,瞬間讓董卿動容。
這句輕輕巧巧的話,詮釋出陳數對繼子的愛,在她心中,繼子就是兒子。
正如董卿所感慨的那樣,陳數的心態很難得。
這種偉大和從容,是經歷過歲月的,也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對于如今的陳數而言,篤信、淡定,優雅、從容,不正是這樣的美好時節嗎?
04
不忘本來,方得未來。無論走出多遠,她都能記得自己最初從何處出發。
作為湖北黃石人,在當下異常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作為一名演藝名人的擔當。
從1月27日開始,就不斷在微博中,為疫情防控發聲,第一時間就為家鄉捐款。
從不遺余力號召#全民口罩行動#,到加入#醫護后盾#,致敬一線戰斗的醫護人員,再到“期待春暖花開后,踏上歸途的家鄉”。
陳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身體力行,心系湖北與家鄉,等待明媚陽光重新照亮這片土地。
《新周刊》曾經評價她:“從《新上海灘》中風情萬種的‘交際高手’到《相思樹》中為愛癡狂的‘精神貴族’,從《傾城之戀》中知性優雅的‘旗袍女王’到《鐵梨花》中匪氣十足的‘女中丈夫’。
她將中國女人的堅毅、獨立與剛強的自尊特質,演繹得入木三分,她用穩重大氣而又不失張力的表演,描摹出一幅幅不同時代背景下女性生存浮世繪。”。
張愛玲曾說:“真正的美人不會老去,只會死去。”
年齡變大,從不該意味著缺失女性魅力,真正的美人,即使年齡不再年輕,但經過歲月洗禮而沉淀下來的氣質,愈發醇厚。
于陳數而言,氣質和內涵,就是她的底氣,不懼歲月,反而如美酒一般,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