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未完待續,就要表白#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不知何時,我們的話好像漸漸少了;不知何時,我們的距離好像漸漸遠了;不知何時,我們的關系好像漸漸淡了。為什么?無話不說的我們,最后還是變成了無話可說?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我想找你談談心,而你,卻在低頭玩手機。
在這個互聯網+的信息化時代,手機幾乎成了每個學生的必備品。不可否認,它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用途廣泛。上課時,老師節奏太快,做不了筆記怎么辦?不用擔心,打開手機的照相功能,一鍵,把知識點帶回家;在寢室,不想下樓吃飯怎么辦?不用著急,打開手機,點開美團外賣,一鍵,把美味帶回家;在路上,太晚沒有公交車怎么辦?不用擔心,打開手機,呼叫滴滴打車,一鍵,把你安全載回家。手機,毫無疑問,已經滲透了我們的生活,它無處不在。
可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作為學生的我們,真的甘愿做“低頭一族”?
大學生活,不再像高中時期那樣處處受限,它是自由而危險的。你或許會在自由中感到舒適,卻同時逐漸懈怠,最后沉淪??赡阌袥]有注意到,你松懈的時刻,正是你低頭玩手機的時刻?剛步入大學的我們,總是抱怨專業課老師速度太快,總是抱怨書上的題目做不來,總是抱怨看不懂課本,聽不懂老師上課……為什么要把責任推給別人呢?想想自己,是真正有多少時間花在了學習上?
突然有那么一刻,我很懷念高中。懷念那個上課忙抄老師黑板板書絲毫不敢懈怠的自己;懷念那個每天認真刷題心無旁騖的自己;懷念那個課間活動豐富活潑青春的自己。我想做一個優秀的自己,而不是只會低頭看手機的自己。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足夠的自制力。脫離父母管束的我們,自然開始變得放松,甚至放縱。曾經11點半就要上床睡覺的我們,或許都不敢相信,現在的我們可以玩手機到凌晨甚至通宵;曾經碰一次手機就能很興奮的我們,或許都不敢相信,現在的我們可以上課隨意打開手機,甚至玩游戲;曾經走在路上還能哼著小調的我們,或許都不敢相信,現在的我們,散著步還能低頭刷著空間微博。顯然,我們的自制力弱到只要離開手機一分鐘,就毫無生氣,就只剩下無盡的沉默。
我們可以對著手機屏幕傻笑,面對課本卻滿臉疲憊。
有人說,強制我們把手機入袋,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大學里,學習,靠的不是別人,更不是老師,而是自己。我們的夢想,終究需要我們自己去追。讀書,只要走走心,你就會發現它的魅力,它給了你足夠的時間,去觸碰它,了解它,你要做的,只是放下手機,專心對待它而已。
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對學習多一份真誠,少一份不屑;對老師多一份尊敬,少一份埋怨。自覺將手機入袋,去細細品嘗課堂上的獨特韻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