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宋娟與他人發生了民事糾紛,盡管自己是被欺負的一方,但是案件錯綜復雜,她需要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個有實力的大公司,雙方力量相差極為懸殊。
宋娟決定聘請一位水平高超的律師來為她辯護。她的哥哥提議到:“讓我同學張強來給你做辯護吧!他一定能幫你做最有力的辯護,最終讓你勝訴的。”
對于哥哥這個同學張強,她是多少了解一些情況的,張強本科修的是中文,大學畢業后,先回到家鄉的中學教書,五年前才辭去公職,考取了律師資格證,來到一家省會城市的律師事務所工作。一個非專業人士,僅僅五年的工作經驗,能拿下她這樣棘手的案件嗎?哥哥說得也太神乎其神了吧?!
不過轉眼一想,哥哥對他這么有信心,也許還有兩把刷子吧?更何況找他總比其他律師更知根知底吧。何況不管用誰自己勝算的希望都渺茫。
張律師來見宋娟的時候,還帶來了律師所新配給他的一個助手,李義龍,一位幾天前剛剛從法律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小伙子一身黑色西裝,襯以白色襯衣,藍色領帶,顯得極為干練。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小李口齒伶俐,思維敏捷,偶爾還針對宋娟的案子背誦相關法律條例,讓宋娟覺得這個研究生似乎比張律師還專業。宋娟甚至心里嘀咕:“早知道就直接聘請這位研究生了!”
案子了解完了之后,張律師讓小李幫宋娟寫一個起訴狀,第二天,小李就把起訴狀給小宋送來了。宋娟一看,頓時傻了眼。這也叫起訴狀么?雖然滿紙都是專業術語,格式也大體不錯,但是整個訴狀的主要篇幅都是羅列證據,這哪里是起訴狀,這分明是辯護詞呀!小宋以前接觸過起訴狀,多少還是懂的。
她趕緊給張強律師打了一個電話,張律師一聽,趕緊道歉:“是我考慮不周,他寫完后讓我應該先審查一下,再給您送達。我以為本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寫這些東西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不會有什么問題,所以才沒有囑咐他。”
這怎么會是張律師考慮不周呢?作為剛剛畢業的學生,就應該虛心一些,主動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啊!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水平了得,是會誤人誤己的,讓自己無法進步,也失去客戶的信任的!
在案子一步步推進的時候,宋娟繼續發現小李只是有僵化的書本知識,根本無法用于實戰。分析案情時,他的思路只能達到比普通人略高些的水平,根本無法提出專業性很強的論辯角度。對案件的把握非常虛弱,卻一點兒也看不到他對案件不斷進行摸索探究的努力。
而張強的表現卻讓宋娟越來越吃驚,越來越敬佩。他用了大量時間研究案件的每一個細節,在每次上庭之前,還會繼續反反復復從各個角度進行深入的思索探究,每一個角度都要書面寫出各種可能用到的辯護詞,對自己這方和對方擁有的證據會反反復復分析它們的功能,力圖充分發揮自己這一方證據的最大功用,且努力從對方的證據找到每一點對我方有利的因素,把對方證據拿過來反為我所用。對對方律師可能進行辯護的角度,都不斷地尋找最有攻擊力的辯護策略。可以說張強在每一個環節都對案子進行了精細的打磨,在極致努力中盡最大努力來保障案件朝最理想的方向前進。最后辯護律師做總結陳詞的時候,似乎連對方律師和法官都驚呆了,因為張律師居然總結了二十條辯護理由,每一條都給足了宋娟強有力的支持。
宋娟的案子竟出乎意料地勝訴了。而宋娟收獲的卻不僅僅是案件的成功。她更從張律師的身上學習到了什么叫做專業素質,甚至可以說什么叫做“匠人”精神!她也終于明白,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張律師才能在“半路出家”的狀況下用五年時間就在新的領域開辟出寬廣的天地!
而那位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卻自持是專業出身、研究生水平,不能踏踏實實低下架子,沉下心來,對案子、也對自己進行盡可能最精細的打磨,導致他本該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到很多,最終卻收獲甚微甚至是一無所獲。面對張強這樣一位優秀的老師,他如果能低下身段虛心學習,在每一個階段都積極跟進,以匠人精神要求自己,跟著張律師對案子像對藝術品那樣反反復復地雕琢,那么過不了幾年,他就會像張律師一樣,異軍突起,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
宋娟又想起了自己單位里的幾個研究生,剛進來的時候也是眼高于頂,誰也看不起,可是最后才發現自己只是個書呆子,知識僵化,實戰經驗缺乏,根本無法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工作。盡管如此,還不能放下身段,虛心學習,拼命努力,一任時光虛度,傲氣被生活打磨一光,人也漸漸活得沒有了朝氣。
她多么想告訴他們張律師的故事,讓他們明白,活在這個世界,一個人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齡和皺紋,其他的都需要經過艱苦的奮斗,極致的努力。哪怕起點很低,只要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放慢自己追逐的腳步,用匠人的精神打磨自己,就一定能以驚人的速度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
美國總統布什曾經在一所校園做演講中說:“比起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知道怎樣將一件事情做好。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你需要知道如何做得更好。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永遠不失業。”
作為剛剛畢業生,踏入職場的第一步就應該以匠人精神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打磨到極致,這樣才能在眾多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單位不可或缺的員工,才能最終在事業上取得輝煌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