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產品概述
·2.需求分析
·3.產品分析
·4.總結
·產品概述
·體驗環境
小鵝通7.17版本
·行業前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壓力的增大,人們會追求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更高層次的需求,對提升自身素質和為知識付費的意愿會不斷增長。而作為內容的產出方,自媒體人、知識類網紅等個人IP成為流量和資訊集散地,他們通過垂直內容的長期耕耘,擁有了一定數量的鐘粉用戶,而這些個人 IP 大部分都通過做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將這幫粉絲聚集起來。所以在微信這個平臺上,一款連接內容和粉絲的工具顯得尤為重要。
小鵝通從自媒體知識服務與社群運營切入,在平臺上積累大量的優質內容,并且在此基礎上上線內容付費廣??告平臺,大力發展微信渠道。而目前知識付費已經成為風口,市場競爭激烈,新的流量觸達方式會是新的趨勢,小鵝通在微信渠道做的嘗試就是一種新的流量獲取方式。同樣是內容付費,小說做微信渠道已經被證實非常成功,市場已有眾多玩家競爭激烈,內容付費微信廣告如果能讓用戶產生較高的付費意愿,未來會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產品定位
從自媒體知識服務與社群運營切入,在平臺上積累大量的優質內容,并且在此基礎上上線內容付費廣告平臺。將粉絲、內容方、流量主更好的連接起來。付費內容廣告平臺
·需求分析
小鵝通的一共有三類用戶群,分別是內容付費用戶、內容生產者、流量主,而內容付費用戶通常有著個性化的知識需求,可以更一步的將需求提煉分類,以便更好的將內容與用戶匹配
·內容付費者
用戶產生付費的動機一般是因為文案介紹觸達了他們的痛點,比如個人提升、歸屬感、儀式感、功利性提升、自我標簽化等,從而進一步認為付費內容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1.為實現自身價值去汲取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和技能,尋求精神上的成長;對應內容分類:個人提升、生活文藝、讀書文化、教育培訓、職場創業、財經樓市。
2.可能是消磨較長的空閑時段或填充碎片時間,這類需求對閱讀內容的要求相對較低;對應內容分類:有聲讀物
3.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同;對應內容:女性時尚。
4.社交與生活方面的需求;對應內容分類:情感心理、母嬰親子。
5.交流更側重于多方的互動;用戶出于解決困惑、討論爭議點、交流心得體會、尋求知音同好等目的期望有一個可以互動的平臺。
·內容生產者
1.分享內容。分享內容的人可能有著這些目的:1.成為KOL的優越感,尋求認同和肯定。 2.有某方面的專業能力,尋求渠道變現。 3.助人為樂的價值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2.內容分享在微信端的缺失。微型公眾號作為自媒體能吸引粉絲,但在內容變現方面有缺失。需要一款工具能在微信滿足內容載體多樣性、粉絲維系等需求。
3.在分享內容的同時獲取收益。需要通過一個廣告主(小鵝通)連接流量主和內容。
·流量主
1.通過付費內容廣告獲得收益。
2.通過優質內容為粉絲提供價值;用戶產生付費后用優質的內容滿足用戶需求,有利于良性發展。
·產品分析
功能體驗-付費內容載體
支持創建不同形式的付費內容,很好的解決了內容生產者在微信端內容變現的需求。另外店鋪裝修很好的滿足了內容生產者的個性需求。
功能體驗-推廣員
這個業務體系對頭部的kol或者是有流量資源的kol來說能產生很好的營銷效果;但是對于內容優質但沒有名氣也沒有流量資源的kol來說,這個業務體系很難體系它的價值。我的建議:需要一個廣告主代替這個業務體系中商戶的角色,建立內容平臺,和流量資源進行對接。
·功能體驗-數據分析
只能看到用戶的增長和活躍情況、收入的增長。其他關鍵的數據分析的指標確沒有可以參考的維度,比如內容質量、流量主的質量、內容和流量主的匹配程度這些指標。沒有這些指標就很難對內容、投放等進行優化。?.
·總結
小鵝通處在知識付費的風口,作為自媒體知識服務與社群運營的工具已經做的相當成功,而在內容付費廣告商業模式上的探索也非常值得想象。但是無論是工具使用者還是分銷內容主要都是頭部的kol,而頭部的kol在微信端都有自己的平臺,應次小鵝通目前做的分銷平臺只是廣告主,扮演中介的角色,無法將流量轉化為自己的用戶。我認為可以將一些kol匯集到微信端的自有平臺上-就像荔枝微課一樣,既做平臺方也做廣告主,將流量轉化為自己用戶,平臺的收益和各個kol和渠道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