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在重慶市的一個醫院出生,這個城市之后在成長道路上陪伴了我15年。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熱愛著重慶山城的一切,我喜歡他峰巒迭起的山脈,喜歡爬坡上坎的石梯,喜歡公路兩旁的綠蔭,喜歡這座城市里人們的熱情,喜歡麻辣的火鍋。這座城市讓我在外思念的東西實在是太多,我甚至有時會著迷于上坡時路邊瀝青路上生長出來的小草。我是一個重慶人,我的根也扎根于此,盡管有的時候我對這個城市會有一些抱怨,比如夏天實在是太熱,車子實在是太多,路上實在是太堵,然而即使是這些抱怨,有的時候我也會想念。
我為什么在這里?
我為什么在重慶出生,作為一個女生長大?我為什么會出生在現在我所在的家庭?我為什么會在這里,在這顆星球的這個國家的這個城市里?這樣的問題還能提出很多,地球如今有七十多億人口,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為什么我們會在這里?為什么我們會在這顆星球的各個角落上誕生?我們的誕生是否是巧合?是上帝的安排?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說,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大多數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按部就班地過了一生,從出生到上小學,接著上初中,高中,大學。大學畢業后開始辛苦的找工作,有的時候可能會被一家接著一家公司被拒絕,接著繼續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結婚了,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這份工作的薪水卻有些不夠養活這個家庭并支付孩子的學費。這個時候你更加努力的工作,每天加班到很晚,有的時候晚上還必須陪領導喝酒。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你的中年,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可能快要工作了,你也差不多要退休了。退休之后你可能會幫你的孩子帶孩子,每天從早上出門買菜,到中午回來做飯,下午帶孩子玩,晚上做飯,哄孩子睡覺,一天一天就這樣過了,直到你的孫子和孫女上小學。這個時候你可能快步入老年,精神狀態會隨著歲數的增大變得越來越差,直到最后你離開你的物理載體,重新回到你的靈魂來的地方。
人的一生其實真的很短,學生時代可能是最長的,但是一旦學生時代結束,跨入社會之后時間就會變得越來越快。大多數人活著但是卻沒有真正在活,而是像走過程一樣,活得沒有生機。人們大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在這里,不明白為什么會在這顆行星上誕生,也不明白自己這輩子真正想要做什么。
我認為每個人,每個動物,甚至每片草,每顆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有原因和目的的。我把地球想象成一個巨大無比的學校,每個靈魂來到這個大學校,就是來經歷并且成長的。我認為物理身體這一世只是作為靈魂的載體,當這一世的物理身體太過衰老,無法支持靈魂,靈魂就換轉換另一個物理身體。我認為我來到這里,會在哪里的哪個家庭哪個時間出生都是由我自己選擇的,而不是上帝開的什么玩笑,也不是什么巧合。在我的心里我明白我想要做什么,明白在什么時候我應該要做些什么,因為當那個時刻到來,如果我也準備好了的話,我心里面就會有一股能量涌起,支持并推動我去完成想要做的事情。
每個靈魂都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原因,沒有任何一個靈魂是碰巧來到這里的。我們是人,而不是其他生物,因為我們能夠思考,而有的時候我們確實該思考一些問題。我為什么在這里?我想要什么樣的人生?我想要什么樣的職業?我們需要持續問自己我們想要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又該怎么做。只有通過不斷和自己內心溝通,我們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踏入人生的正軌,讓這個人生過得有意義,讓靈魂在這個大學校真正學到東西。
Pg. 27 《論語|辜鴻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要培養好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經過好幾十年的沉淀,累積。孔子要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都花了七十年的時間,差不多算是一個人的一生了,更別說一個普通人想要達到這個境界要花多少年的時間了。孔子在這里主要是強調人想要成長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所以說最終還是回到持續學習這個概念上了,持續做一件事情,并且在做的過程中不斷自省,分析,總結,也只有這樣人才能在積累了十年之后提升一個層次。如果一個人并沒有持續的學習和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那么可能無論過多少年,他都沒有辦法成長到一個新的境界。
Pg. 203《刻意學習》"不必害怕付出后沒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