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貴人”有關的兩個問題:
第一,遇到貴人是有方法可循的。
第二,求助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求助是一種交易,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貴人之所以愿意幫你,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你的價值,要么你的這種價值能夠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讓他看到了未來的某種可能性。所以,如果你自己做過“貴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其實呢,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得到了自然的回報,這也很可能就是你樂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越來越像是一個徹底的大市場,而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價值交換和價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聰明人都會為自己做兩件事,那就是儲備人際價值,以及到人際價值高的地方去扎堆。這其實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從這個角度望過去,求助根本就不是討好的藝術,而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自己首先得是個貴人,才能遇到貴人,甚至更多貴人。許多年后,我在書里寫,你不優秀,就沒有有效的社交,其實是脫胎于母親的教育。其實這是個特別樸素、特別簡單,乃至于永恒有效的道理……
12條遇到貴人的原則,它們分別是:
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為他人的貴人;
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能幫助他人進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貴人;
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不以求助為恥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求助的時候,不應該僅僅用金錢作為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也不應該收取金錢回報;
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過是自顧自地牛,貴人可不一樣,他們常常“以和為貴”,并且更懂得“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來源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這個人真的很難獲得所謂的“貴人相助”;
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多助,說的就是這個;
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