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務員考試已經過去了,上個禮拜家弟通過了公務員面試,其間辛苦我們都見證了。弟的這次公考,老媽轉述的面試過程,聽了后有不少感悟。如果你也想聽……
? ? ? ? 一是競爭的殘酷。面試者已經是經過筆試選拔,篩選下來的人了,但面試范圍之內最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真正地勝出。為了最終的成公,從筆試、面試、體檢、政審,需一關一關過,不停地努力加油奮斗,唯有如此,才能最后勝利。有多少人都是一年接一年地考,今年不過,明年再考,公務員的年齡上限是35周歲,在35周歲之前都可以考。就我所知道的幾個例子。A,A是一名生了孩子的母親,一邊上班,一邊考試,今年也不知道是她的第幾次考試了,反正家里是一直希望她考公的,支持她一直考到35歲。一個30+的女人,體力腦力都已不如剛畢業的年輕人,況且還有家務事孩子的事情要操持,并不具備優勢,備考過程相當辛苦。今年她終于過關斬將成功了。其實她的分數也不是特別高,只是報的崗位人不多,競爭相對較少,筆試分數很有優勢。所以說,運氣這個事情,也是講概率的,好運,得多試幾次才能碰到。B,報的獄警崗位,30歲,去年就進了面試,當時筆試第一名,就先去把近視的眼睛做了激光手術,恢復視力。去年面試分數也不算低,結果就是造化弄人,面試時碰到的都是強人,被逆襲了。他至今單著,就想考上個公務員,將工作穩定下來,好便于找對象。如果今年再考不上,該怎么辦呢?自己就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了。今年的面試分數還不如去年高,不過,今年他通過了面試。C,就是考霸一枚,只要有體制內的考試,他就報名參加;無論是省考、國考還是事業單位考試,還是國企考試,都去參加??歼^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知道失敗過多少次,經驗也積累了很多。今年終于考中了。D,從畢業后就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一晃也四五年過去了,也沒女朋友,想回家鄉找個工作定下來然而卻沒合心意的。至今在外工作,一邊工作一邊考公。人生大事還沒辦。在外地大城市買房對家里的負擔太大了。最好就是能在家鄉找個合適的工作。然后成家立業。然而,今年他連面試都沒進。很多人考公,是因為他們的人生已經到了很緊迫的時候,因為他們正面臨著人生的大選擇,如B,如D,工作是人生的重要一部分,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走向。然而競爭的殘酷在于,它才不管誰最需要這份工作呢,它只選擇最適合這份崗位的人。我同先生說,D去考事業單位吧,事業單位也不錯,雖然前期工資上不如公務員,但是只要職稱評上來了,待遇之類的也是不差的。先生說,事業單位也不好考啊,因為考事業單位的都是公務員未考上的人去考的,這里面還有一批實力強勁的競考者呢。我一想也是,那就只有繼續努力這一條路了,人生的路是很長的,從現在的這個時間節點上來看,你是失敗了,但是只要你不放棄,繼續努力下去,把自己的努力持續地投入在這一件事情上,那么你遲早會成公的。
? ? ? 第二個感悟,是父母之愛——父母之于子女的那個愛。今年弟去面試,爸媽都去陪同了,弟進了考場,爸媽只能在外面等候,考場外都是等候的人。你不知道赴考者什么時候會出來,因為面試的次序并不會提前公布出來,所以只能等,干等。最晚是五點半結束,有可能你就要等到五點半。面試結束的人帶著成績一波波出來,你一波波地看,是不是你們家孩子出來了?分數怎么樣???有沒有過?。颗?,沒出來呢,再等等吧。也許下一波就出來啦……下一波可能得四五十分鐘……時間就這么地過去,經歷過數次、數十次的期待和失落,盼望與等待,在時間中感受內心的焦急與期盼。老媽說,上一次這么等是在我們高考的時候。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可是在父母眼里我們依然是孩子,不管你的父母和其他人的父母相比是否成功,在考場外的時候,所有的父母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等待。他們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他們的心都是一樣。
? ? ? 第三個是思考,為什么這么多人要考公,為什么如此執迷?憑心而論,公務員可能只是一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作。只不過在四五線城市里,要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太難而已。就業機會不那么多。并且想要在剛入職就找一份待遇高、福利優的工作那就更難了。相比之下公務員崗位就是良選了。加上很多人在選擇考公時,對這些單位的具體情況并不了解,也許入了體制內才發現體制內的生活與自己所想的差異極大。畢竟公考崗位發布時所給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很多人去報名時對自己所報考崗位的了解不多。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異的,很多伏筆早已埋下。
? ? ? 零零碎碎講了如此之多,只是自己的一點感慨。無論怎樣,公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的寬度不只如此。努力奮斗,終會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