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情緒勒索?
? 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內疚感…..
也就是說對方會有意無意的使用一些言語,行為等手段,讓你不自覺的產生負面情緒,并讓你自動跳入情緒的陷阱,成為情緒的奴隸,被情緒推著走產生受害者模式,憤怒模式,迫害者模式等等。
這些難受的感覺會在自己的內心不斷發酵。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會順從對方,討好對方,壓抑自己的需求,不斷滿足對方的需求。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長期被控制,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和能力,最終不斷內耗,丟失了自己的靈魂,迷失了自己。
二,什么是建立情緒的界限?
例如今天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對方很痛,可能有以下幾種反應:他雖然很痛,但可能在你道歉的時候笑笑說沒關系,還反過來關心你有沒有跌傷?他也有可能很大聲的說,很痛,走路不長眼睛啊?或者很生氣,直接動起手來。
? 當我做了傷害對方的事情,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這個行為是我需要負責的。(比如我踩了對方一腳,讓別人很痛甚至可能會受傷,我需要道歉,甚至需要付醫藥費送對方去治療,這是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不管因生氣對方拿刀砍我,這是他自己的情緒,他自己的責任。
? 那些情緒反應,有時候甚至不一定源于我的這個行為,而可能是過往沒有處理完的情緒,在我這個事情中爆發了。
? ? 同樣的行為,對不同的人別人的情緒反應可能有很多種。但是他們的情緒反應是他們的事,我只是為我踩了別人這個行為負責,至于對方的情緒跟我沒有關系。
? 所以建立情緒界限是: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不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基于如此,就要學會3P.
? 3P理論:人的煩惱就是來自于: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的事。
所以3p原則很重要。
3p原則:我的事,關你P事;你的事,關我P事;老天的事,我算個P。
? 情緒界限的建立,沒有應該或不應該而是選擇。我們可以做出我們想要的選擇,在當下,在每一次互動中,這些選擇處于我個人的意愿表現,而非因為社會價值觀,而非因為我內心的害怕或恐懼。
? 當自己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情緒界限,并且能對外宣告,也代表自己愿意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相信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應該被人尊重的。
? ? 尊重自己從尊重自己的情緒,尊重自己的感受開始,并且要去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才可以真正掌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