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廣州人背叛刺史郭訥,迎接長沙人王機為刺史,王機擔心自己是竊據的廣州,擔心王敦討伐,就向王敦乞求改任到交州。恰逢交州刺史顧秘去世,州里的人們本想讓顧秘的兒子顧壽代理州政事物,結果梁碩起兵攻打顧壽,把他殺了,然后就控制了交州。王敦想利用王機的力量來討伐梁碩,就同意了。
王機收降了杜弘后,來到郁林,梁碩把前刺史的兒子接來擔任交州刺史,以抗拒王機,王機進不了交州,就與杜弘、溫邵、劉沈等人商量后再回去占據廣州。
新任命的廣州刺史陶侃到達始興,州里的人都勸說他應當先觀察形勢,不能輕率前進,陶侃不聽,直接到達廣州,但廣州所轄的郡縣都已經歸順了王機。
杜弘派遣使者假裝投降,陶侃知道了他的陰謀,攻打杜弘,把他打敗了,抓獲了劉沈,又派許高討伐王機,趕跑了王機,王機在逃跑的路上病死,許高挖出他的尸首砍下首級。
部將們都請求乘勝去攻打溫邵,陶侃笑著說:“我已經顯示了威名,還用得著派兵嗎?只需要一封信函自然就平定了。”然后就給溫邵寫了封信,溫邵因恐懼而逃跑,陶侃的軍隊在始興追上并抓獲了他,杜弘見大勢已去只得投降了王敦,于是廣州平定。
此時的陶侃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在古人來說,已經是非常高壽了,他還是非常的自律。他每天閑置在廣州沒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清晨把一百塊磚搬到屋外,黃昏時又搬回到屋里。身邊的人很奇怪,問他其中的緣故,陶侃回答說:“我正致力于收復中原,現在的生活過于悠閑安逸,我擔心到時候不能承擔工作,所以自己活動活動罷了。”這就是成語“陶侃運甓”的由來。
王敦之亂爆發的時候,陶侃已經六十三歲了,他打敗了因為兇殘暴虐失去人心的梁碩,于是晉明帝下詔讓陶侃兼任交州刺史。
王敦之亂平定后,司馬紹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鑒等人制約王導的權力,同時提拔江東士族搞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荊、湘等四州職務,使他們互相牽制,于是任命陶侃為征西大將軍,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其他職務如故,荊州的男女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都交相慶賀。
陶侃恭敬勤奮,整日里盤膝正襟危坐,對軍中諸多事物檢視督察,無一遺漏,沒有一刻閑暇。他常常對人說:“大禹這樣的圣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陰,至于一般人,更是應當珍惜每分光陰。怎么能只求安逸沉醉,活著的時候對時世毫無貢獻,死后也默默無聞,這是在自暴自棄!”
眾多幕僚有的因喝酒談笑及游戲荒廢政務,陶侃命人收取他們的酒具和賭博用具,全部丟進江中,對將吏們加以鞭責,說:“摴蒱賭博這種游戲不過是放豬的奴仆們玩的!老子、莊子華而不實,不是先王可以做典范的言論,不利于實用。君子應當威儀整肅,怎么能蓬頭、光腳來培養聲望還自稱豁達呢!”
如果有人饋贈他禮物,陶侃一定要詢問來路,如果是靠自己的勞作所得,即使價值微薄也喜歡,還贈的物品超出三倍。如果不是正道,就嚴詞厲色加以呵斥,拒絕不受。
有一次陶侃出游,路上看見有人拿著一把沒成熟的稻子,陶侃問:“你拿著稻子干什么?”那人答道:“走路時看到,隨便摘下來而已。”
陶侃勃然大怒,說:“你既然不親自勞作,卻隨便毀壞他人的稻子拿來玩!”隨即抓住此人鞭打,因此當地百姓辛勤耕作,家資不缺,人人豐足。
陶侃造船的時候,剩下的木屑和竹頭,都令人登記并且管理,大家都不明白有什么作用。后來元旦朝會的時候,正逢積雪后開始放晴,廳堂前面殘留的積雪仍然潮濕,于是陶侃命令手下將木屑鋪灑在地上防滑。后來等到桓溫攻伐蜀地的時候,又用陶侃所貯存的竹頭做隼釘裝配船只,陶侃處理事務的仔細和縝密,一向如此。
當初,在王導輔政的時候,因為為人處世寬和所以贏得人心,等到晉成帝即位后庾亮主持朝政時,他一反王導的寬和,依法斷事,群臣們都是寬松慣了的,自然受不了,因此頗失人心。
祖逖去世后,祖家軍由弟弟祖約帶領,他自認為名望和資歷都不比郗鑒、卞壺差,卻沒有被選成遺命大臣,于是心中頗為不滿,等到晉明帝遺詔褒獎和提拔大臣時,又沒有祖約和陶侃,二人都懷疑是庾亮把自己的名字刪除了,心存芥蒂。
歷陽內史蘇峻,本來不是大族,以單家的身份在紛亂之際聚集眾人歸順朝廷,在平定王敦之亂中立下大功,威望日益顯赫,開始有了驕縱之心,輕視朝廷。他招納了很多亡命之徒,都靠國家供給生活物資,陸運、水運絡繹不絕,稍不如意,就肆無忌憚地怒罵。
庾亮即懷疑蘇峻、祖約的忠誠,又害怕陶侃的深得人心,于是任命溫嶠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守武昌,又修石頭城防備他們。
劉遐因平定王敦之亂有功,被封為泉陵公,他死后,朝廷任命車騎大將軍郗鑒兼任徐州刺史,郭默統領劉遐的部眾。
劉遐的兒子劉肇年齡還小,劉遐的妹夫田防及部將史迭等人不愿意歸屬他人,共同決定讓劉肇繼承劉遐的位置,而后反叛。
劉遐的妻子是邵續的女兒,邵續曾堅守東晉在北方的孤城富平一年多,后被后趙的石虎所殺害,劉遐的妻子是巾幗英雄,她驍勇果敢,頗有乃父遺風。劉遐曾經被后趙圍困,幸虧妻子一人帶領數騎,從萬眾之中把他救出。這次田防等人打算作亂,劉遐妻子制止他們,他們不聽,于是她暗地里點火,把鎧甲武器全都燒光,臨淮太守劉矯趁機偷襲,殺死了田防等人,晉成帝司馬衍便下詔讓劉肇繼承了劉遐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