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電子書/資治通鑒(附考異)(全六冊) #
卷第二百八十,后晉紀一,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
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1、春,正月,吳徐知誥始建大元帥府,以幕職分判吏、戶、禮、兵、刑、工部及鹽鐵。
開府建牙,并設六部,等于自己有了一套班底
2、癸丑,唐主以千春節置酒,晉國長公主上壽畢,辭歸晉陽。帝醉,曰:“何不且留,遽歸,欲與石郎反邪!”石敬瑭聞之,益懼。
皇帝真是不能胡言亂語,一句話足以讓邊將造反
3、三月,丙午,以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胤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胤孫性謹懦,中書事多凝滯,又罕接賓客,時人目為“三不開”,謂口、印、門也。
宰相公開擺爛,要你何用
4、石敬瑭盡收其貨之在洛陽及諸道者歸晉陽,托言以助軍費,人皆知其有異志。唐主夜與近臣從容語曰:“石郎于朕至親,無可疑者。但流言不息,萬一失歡,何以解之?”皆不對。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退謂同僚呂琦曰:“吾輩受恩深厚,豈得自同眾人,一概觀望邪!計將安出?”琦曰:“河東若有異謀,必結契丹為援。契丹母以贊華在中國,屢求和親,但求荝剌等未獲,故和未成耳。今誠歸荝剌等與之和,歲以禮幣約直十余萬緡遺之,彼必驩然承命。如此,則河東雖欲陸梁,無能為矣。”崧曰:“此吾志也。然錢谷皆出三司,宜更與張相謀之。”遂告張延朗,延朗曰:“如學士計,不惟可以制河東,亦省邊費之什九,計無便于此者。若主上聽從,但責辦于老夫,請于軍財之外捃拾以供之。”它夕,二人密言于帝,帝大喜,稱其忠,二人私草《遺契丹書》以俟命。
本來契丹就在不斷地試探,反而掏錢去求和,契丹更加不會搭理
5、久之,帝以其謀告樞密直學士薛文遇,文遇對曰:“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虜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因誦戎昱《昭君詩》曰:“安危托婦人。”帝意遂變。一日,急召崧、琦至后樓,盛怒,責之曰:“卿輩皆知古今,欲佐人主致太平,今乃為謀如是!朕一女尚乳臭,卿欲棄之沙漠邪?且欲以養士之財輸之虜庭,其意安在?”二人懼,汗流浹背,曰:“臣等志在竭愚以報國,非為虜計也,愿陛下察之。”拜謝無數,帝詬責不已。呂琦氣竭,拜少止,帝曰:“呂琦強項,肯視朕為人主邪!”琦曰:“臣等為謀不臧,愿陛下治其罪,多拜何為!”帝怒稍解,止其拜,各賜卮酒罷之,自是群臣不敢復言和親之策。
李從珂在決策上有點象小女兒撒潑
6、五月,庚寅夜,李崧請急在外,薛文遇獨直,帝與之議河東事,文遇曰:“諺有之:‘當道筑室,三年不成。’茲事斷自圣志,群臣各為身謀,安肯盡言!以臣觀之,河東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事圖之。”先是,術者言國家今年應得賢佐,出奇謀,定天下,帝意文遇當之,聞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敗吾決行之。”即為除目,付學士院使草制。辛卯,以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以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制出,兩班聞呼敬瑭名,相顧失色。
移亦反,不移亦反,這才是真相
7、甲午,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西北蕃漢馬步都部署,趣敬瑭之鄆州。敬瑭疑懼,謀于將佐曰:“吾之再來河東也,主上面許終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得非如今年千春節與公主所言乎?我不興亂,朝廷發之,安能束手死于道路乎!今且發表稱疾以觀其意,若其寬我,我當事之;若加兵于我,我則改圖耳。”幕僚段希堯極言拒之,敬瑭以其樸直,不責也。節度判官華陰趙瑩勸敬瑭赴鄆州,觀察判官平遙薛融曰:“融書生,不習軍旅。”都押牙劉知遠曰:“明公久將兵,得士卒心。今據形勝之地,士馬精強,若稱兵傳檄,帝業可成,奈何以一紙制書自投虎口乎!”掌書記洛陽桑維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主上豈不知蛟龍不可縱之深淵邪?然卒以河東復授公,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也。明宗遺愛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之愛婿,今主上以反逆見待,此非首謝可免,但力為自全之計。契丹主素與明宗約為兄弟,今部落近在雲、應,公誠能推心屈節事之,萬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無成。”敬瑭意遂決。
其實上下一心,都是躍躍欲試準備叛亂的
8、天雄節度使劉延皓恃后族之勢,驕縱,奪人財產,減將士給賜,宴飲無度。捧圣都虞候張令昭因眾心怨怒,謀以魏博應河東,癸丑未明,帥眾攻牙城,克之,延皓脫身走,亂兵大掠。令昭奏:“延皓失于撫御,以致軍亂。臣以撫安士卒,權領軍府,乞賜旌節。”延皓至洛陽,唐主怒,命遠貶,皇后為之請,六月,庚申,止削延皓官爵,歸私第。
李從珂屋漏偏逢雨,事實說明地方并不認可他做皇帝
9、石敬瑭遣間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維翰草表稱臣于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劉知遠諫曰:“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敬瑭不從。表至契丹,契丹主大喜,白其母曰:“兒比夢石郎遣使來,今果然,此天意也。”乃為復書,許俟仲秋傾國赴援。
兒皇帝就是這么來的
10、張敬達筑長圍以攻晉陽。石敬瑭以劉知遠為馬步都指揮使,安重榮、張萬迪降兵皆隸焉。知遠用法無私,撫之如一,由是人無貳心。敬瑭親乘城,坐臥矢石下,知遠曰:“觀敬達輩高壘深塹,欲為持久之計,無它奇策,不足慮也。愿明公四出間使,經略外事。守城至易,知遠獨能辦之。”敬瑭執知遠手,撫其背而賞之。
劉知遠守個城,就把晉陽變成了自己的地盤
11、是夕,敬瑭出北門見契丹主,契丹主執敬瑭手,恨相見之晚。敬瑭問曰:“皇帝遠來,士馬疲倦,遽與唐戰而大勝,何也?”契丹主曰:“始吾自北來,謂唐必斷雁門諸路,伏兵險要,則吾不可得進矣。使人偵視,皆無之,吾是以長驅深入,知大事必濟也。兵既相接,我氣方銳,彼氣方沮,若不乘此急擊之,曠日持久,則勝負未可知矣。此吾所以亟戰而勝,不可以勞逸常理論也。”敬瑭甚嘆伏。
打仗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經驗
12、帝至河陽,心憚北行,召宰相、樞密使議進取方略,盧文紀希帝旨,言“國家根本,太半在河南。胡兵倏來忽往,不能久留,晉安大寨甚固,況已發三道兵救之。河陽天下津要,車駕宜留此鎮撫南北,且遣近臣往督戰,茍不能解圍,進亦未晚。”張延朗欲因事令趙延壽得解樞務,因曰:“文紀言是也。”帝訪于余人,無敢異言者。澤州刺史劉遂凝,之子也,潛自通于石敬瑭,表稱車駕不可逾太行。帝議近臣可使北行者,張延朗與翰林學士須昌和凝等皆曰:“趙延壽父德鈞以盧龍兵來赴難,宜遣延壽會之。”庚戌,遣樞密使、忠武節度使、隨駕諸軍都部署、兼侍中趙延壽將兵二萬如潞州。
還在把契丹當作一般性的侵略,李從珂的宰相完全認不清形勢
13、帝憂沮形于神色,但日夕酣飲悲歌。群臣或勸其北行,則曰:“卿勿言,石郎使我心膽墮地!”
李從珂從牛逼哄哄一下變成了軟腳蝦,到底是什么擊潰了他的心理支柱
14、癸巳,吳主詔齊王徐知誥置百官,以金陵府為西都。
吳國不緊不慢走禪讓的流程
15、契丹主謂石敬瑭曰:“吾三千里來赴難,必有成功。觀汝氣貌識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為天子。”敬瑭辭讓數四,將吏復勸進,乃許之。契丹主作冊書,命敬瑭為大晉皇帝,自解衣冠授之,筑壇于柳林,是日,即皇帝位。割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十六州以與契丹,仍許歲輸帛三十萬匹。己亥,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敕命法制,皆遵明宗之舊。
石敬瑭大手筆,光歲幣就比李從珂多兩倍,還不算土地,盧文紀那些小算盤完全沒法比
16、契丹主雖軍柳林,其輜重老弱皆在虎北口,每日暝輒結束,以備倉猝遁逃,而趙德鈞欲倚契丹取中國,至團柏逾月,按兵不戰,去晉安才百里,聲問不能相通。德鈞累表為延壽求成德節度使,曰:“臣今遠征,幽州勢孤,欲使延壽在鎮州,左右便于應接。”唐主曰:“延壽方擊賊,何暇往鎮州!俟賊平,當如所請。”德鈞求之不已,唐主怒曰:“趙氏父子堅欲得鎮州,何意也?茍能卻胡寇,雖欲代吾位,吾亦甘心,若玩寇邀君,但恐犬兔俱斃耳。”德鈞聞之,不悅。
李從珂手下各有算盤,能搶一塊是一塊,哪有心思去打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