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莫菲
現在網絡發達,很多人相互聯系、溝通,都會選擇直接用微信、郵箱了,甚至手機號都沒有微信號來得重要,只要手機一丟,瞬間切斷你的聯系網。
也許正因如此,傳統方式的郵寄更顯得有趣味,且彌足珍貴吧。
試想一下,現在要有誰還能跟你保持寫信的習慣,那真是對你有足夠的耐心了。
所以今天我就想說說這檔事。
對寫信有一種執著的迷戀
記得初中那時候流行交筆友,大家通過一些雜志上的征友啟事找到相關信息,然后就精心準備信封、信紙,寫信過去。
聯系上之后,一周大約能保持一個通信來回。
我初中那會兒,挑了一個,結果給對方寫了一次來回之后,人家就不回信了,至今連TA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真正開始交筆友的時期是到了高中的時候。
已經忘記是怎么認識到這個人了。對方是男生,也是高中生,就在我隔壁的縣,距離不算遠,卻是一個我從來沒去過的地方。
我們保持著一周一次通信的頻率,聊起對方的姓名、學校、專業,也聊相互間的愛好,話題寡淡,反復寫來也類似那些,不過現在想想確實也有趣。
恰逢雙方生日的時候,還給對方送過禮物,他送了我一個手鏈,我回贈他一對護腕。
哈哈,青澀美好的小記憶。
我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阿起”,現在想想,當時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到的。
再后來,也加了QQ,也通過網絡聊過一段時間。雖然現在已經完全不聯系了,但是時不時仍會想起這個人,想起這段好玩的往事。
嚴格說起來我筆友還不少,不過其他筆友就都是身邊人了。
因為初中時交好了一幫朋友,大家平時私下里也會有很多話題溝通,不知道從哪天開始,突然都喜歡用寫信的方式來進行了。
因為是天天見面,信封就沒必要了,就開始在信紙上搞花樣,送出的信一定要折得漂漂亮亮的,就差沒折出朵花來了。
每一次的讀信時光,都讓我覺得津津有味。
盡管我們可能只是針對某一部電視劇,或者某一種生活態度,或者感覺就是一些閑言碎語,但你不能否認,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之間的確促進了友情。
這也是我至今來保留著這些信件的原因。
每次旅游,都不忘寄張明信片給自己
也許是對信的喜歡,愛屋及烏,我便愛上了郵戳。
我覺得每一個印著日期、地點的郵戳,都像是封印住的一段往事,讀著字里行間的故事,我就能回憶出當時的美好。
或許因為愛上了郵戳,我就也喜歡上了寫明信片。
在大學之后,開始有了旅行的計劃,會和小伙伴相約去不同的地方轉悠。
每每這時,我都會習慣性地選擇寄明信片。
不光寄給別人,更重要的是寄給自己。
鄭重其事地想好要寫的話,然后貼上郵票,填上地址,投進郵筒里,就像完成了某種儀式一樣。
這種儀式,或許比寫一篇旅游后的筆記還要來得重要。
因為旅游是悅己,不是悅人,只有自己開心,才是最大的快樂。
就像寫信、寄明信片,也是為了悅己,并非悅人。
現在可能沒有什么機會再寫信了,但是寄明信片我仍舊一直堅持著,甚至每個去知道的小伙伴去旅游,我也都會讓他們寄一張明信片給我。
哈哈,懷舊如我,實在是躲不過這種情結。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 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