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青原創?眼見之處皆是美好?
撿青 第35篇 文章
@_@
“今天的飯也很好吃呢,謝謝款待。”
“謝謝您的光臨”,輕聲軟語,低頭彎腰,目送客人離開,然后我就動身走到窗邊,去收拾剛才客人用過的餐具。
我看了一眼外面的群山,山霧繚繞,很是清冷的感覺,真想跑出去,站在清冷的風里,一除憊懶的睡意。
來這家溫泉酒店已有兩周了吧,還是不習慣五點半的早起。
對我來說,早起,是“致命”的,尤其是冬天。
我默默無語地站在窗前,“謝謝款待”的聲音又不斷傳來,已經臨到用餐結束的時間了,上午的工作就要結束了。
一時間,我又回復到“一工作就雞血滿格”的狀態。
一低頭,一方托盤,碗、碟、筷、衛生紙,整整齊齊碼放著,不見一粒米、一棵菜殘留,像等待閱軍的國兵,一眼折服,顯示出剛才客人的良好修養。
在日本,像這樣用過餐收拾餐具的客人不在少數,他們害怕麻煩別人,對服務人員也是一樣。
但像剛才的客人那樣,做的像這樣極其細致的人倒是不多,所以我對他們的好感極速提升。
端起已然擺放整齊的托盤,步伐輕快,臉煥榮光,我走向后廚,大聲對洗碗的阿姨說,“麻煩您了”。
初遇這件事的時候,只覺得心生欣喜,像是一個善意的選擇有了溫暖人心的力量。
這力量,無形之中,竟影響了我許多年。
出去吃飯時,用完餐,盡量整理;坐火車,下車時,疊好被褥;住酒店,甚至臨走時也會整理下……
因為我知道,這小小的舉動,對服務人員來說,是會心一笑的欣慰和感動。
那天晚餐的時候,這兩位修養極好的客人來用餐,一對老夫妻,年過六旬,兩個人臉上都是溫和的笑。
作為服務員,我引他們到已經安排好的餐桌前,還是窗邊的位置,正好瞧見遠處夜幕下穿行而過的電車。
“今天的晚餐是自助餐,可以隨意選擇您喜歡的食物,祝您用餐愉快”,說完這句話,點頭、微笑,他們善意的回應,我便離開了。
晚上的餐廳不同于早起的清靜。
經過一天的樂活,用餐的人,話明顯多了起來,也許是交談今日的趣事,或是明日的行程,這才有了點中國餐館里的熱鬧勁,我也覺得舒服自在了不少。
客人觥籌交錯,酣暢慢談,我穿行其間,回收客人桌上閑置的空盤送回后廚清洗。
行至這對老夫妻面前,他們敬畏一般的對待面前的食物,天婦羅一口咬下去,臉上全是滿足的神情,蔬菜沙拉的清脆聲仿佛成了天籟,他們碗碟上的菜不多,用過的餐盤里都是干干凈凈。
“盤子可以收起來嗎”,我問。
“可以,謝謝”,老奶奶溫和的回我。“你是來自中國”? 她追問。
“是的,我是中國人”。
“果真是這樣,我去過上海喲”,奶奶歡喜的說著。
很奇怪,在日本,我最喜歡的竟是去過中國的日本人。
好像有了某種共鳴,一種“原來你也怎么怎么樣啊”的心情。
像是在尋找同一族群的人一樣,因為一點共通,竟覺得格外親切。
“幾年前,我和爺爺退休了,去上海旅游,外灘、東方明珠、國際化、很棒……”,奶奶一臉回味。
奶奶對我從大學回老家要做16個小時的火車這件事異常詫異,她當然知道中國很大,但以時間丈量的距離顯得更加龐大而無法想象了。
奶奶說了一件很浪漫的事,讓我覺得“執手一生,相伴到老,不過如此了吧”。
爺爺奶奶50年前結婚,婚后安穩度日。
一次來到箱根旅行,風景如畫,山高水清,街道安靜,人群悠然。
自此,每年冬天,他們便相約來箱根,泡溫泉,看風景,這一看,便是三十年。
每年,他們都下榻這間酒店。
半山腰的位置,住在云霧中,能看見對面的電車,看見對面的橘園,看見往事的時間,看見他們相依偎幸福的身畔。
我也不知道50年,能經歷多少事情,有沒有“很多次想要掐死對方”的時刻,有沒有覺得“過不下去就算了吧”的時刻,我不知道……
但后來,我看見爺爺奶奶坐在酒店大堂里看遠山的時候,我就知道了,“當我們老了,還能執手看遠山”,就是這一生莫大的幸福了。
我問奶奶,“天氣這么好,怎么不出去轉轉呢”?
奶奶溫和地說,“爺爺的腳不好,不能走遠路”。
他們相視一笑,繼續看遠山,看電車,仿佛那遠山、那電車放映的是一部浪漫的故事,是一場動人的風景。
我想,“和你在一起,執手到老,只看遠山,不說話,就是最了不起的詩意遠方了啊”。
?撿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