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你繼續分享整個課程體系內的第一大板塊,也就是“如何選擇企業的方向和戰略”,昨天聊過“該怎么選擇創業方向”,今天我來跟你說說:選擇創業項目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和基本常識。
選擇創業有這么三個基本常識:第一判斷要規模還是要利潤,第二要看增長和時機,第三要洞察人性的特點,并據此判斷產品的需求。
一、弄清楚你進入的行業總體規模有多大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最終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小公司,還是一個成功的中等公司,還是成功的大公司。
舉個例子,中國房地產的行業規模一年差不多是十萬億左右,汽車能到六七萬億,或者是七八萬億,手機一年的規模差不多是一萬億,年銷量差不多是五億部左右。這時候,你再看另外一個項目,空氣凈化器,它一年整體銷量是六七百萬臺。所以如果我們假設其他條件都一樣,原則上肯定要選更大的行業去做,這決定了你同樣三年五年十年的投入之后,換來的是十分的回報還是五分的回報,還是一分的回報,這是由產業規模決定的。
二、弄清楚你想要規模還是要利潤
另外,同樣是一個行業,選擇哪個價位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取決于你要的是規模還是利潤。
比如說,生產人人都需要的中檔和低檔產品的企業,通常規模要比做高檔甚至是奢侈品的企業要大的多。這就是為什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市值比我們熟悉的寶馬和奔馳加起來還要大的多,而且除了這個市值和總收入之外,豐田的利潤也比寶馬加奔馳還要多的多,這就是規模效應帶來的。
所以如果你選擇一個行業,你要看做哪個價位段,這取決于你最終要的是規模還是利潤。如果你要的是規模,最終靠規模實現更好的利潤,按這個思路的話,肯定要做中檔和低檔的產品。如果你著急一開始啟動,很快就希望有利潤,這可能就要犧牲規模,這個你要想清楚。
三、弄清楚你進入這個行業的時機
進入一個行業,要先判斷它究竟是處于高速增長期,還是一般性的增長期,還是基本不增長了,甚至開始往下坡走了。再基于這個來決定加不加入這個行業,或者是選不選這個項目。這個也是一樣,它決定了你同樣的投入,換來的是十分,還是五分,還是一分回報率。
一般來說,對產品本身自信的團隊通常會不在乎時機。但實際的情況是,如果產品足夠好,選錯了時機,就算死不了,也會累個半死,而如果產品做的還是那樣,時機特別好的話,一分投入就有兩分回報,甚至十分回報率。所以進入一個行業的時機始終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四、要洞察人性、判斷需求
還有一個,當我們選項目的時候,要洞察人性的一些特征,要看數據,同時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據此來判斷一個產品的需求,存在不存在,強不強,是痛點需求還是癢點需求,還是不存在的需求。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不用看統計數據,也大概能夠猜到,健康是一個好生意,但預防性的健康就是個爛生意。什么叫預防性的健康?就是健康手環、健身房這些,希望你提前未雨綢繆,把身體弄好了。再比如低熱量的食品,吃了很多,然后熱量吸收的并不多,都是健康的,如果這些事先預防性的健康措施管用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那么多胖子了,我相信我在這一點上還是有發言權的。
那什么是健康領域的好生意呢?事后補救的健康生意就是好生意。比如說我們的健康出了問題之后,看病住院打針吃藥,花多少錢都舍的花,因為已經出事了。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來講,預防性的、提前讓你健康起來的,健身房、健康手環、低熱量食品這些,整體上相對于補救性的,事后的,出了事,身體變糟糕了以后的那個生意來進,全是爛生意。
■特別提醒:一切以項目為先
不要因為你做了十多年某一個行業,出來創業,就一定要選那個行業。
如果你下了決心創業,倒是不用太考慮你懂不懂這個項目的具體技術。如果這個項目本身特別好,商業邏輯、商業模式都很好的話,你可以找合伙人,找這個領域的專家一起做。所以還是那句話,不是說你在一個行業里做了很多年,創業時就一定要選擇它。
錘子科技CEO羅永浩親述,小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