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學生之間悄然建起了一堵墻,曰“XX大學表白墻”。所到之處,吸粉無數。其其表面官方內里親民的馬甲幾乎以燎原之勢迅速在學生群體中傳開,表白墻儼然成為了高校集權威新聞與娛樂八卦的廣播站和諸如住一城樓極少相見各自奔走人群的聯系紐帶。
? ? ? 那么,這堵大眾化中又有些許神秘的墻,究竟在傳達著什么?資訊嗎?是,又不全是。
? ? ? ?顧名思義,表白墻本著“愛就要大聲說出來”的初衷,旨在為各路羞澀男女提供一個傾訴平臺,力求牽線搭橋成其美事。隨著關數人數的與日俱增,表白墻自然而然地升級了新版本,且開辟了兩大全新功能——尋人尋物啟事(當然尋人本質上還是表白的一種)與“我要上墻”。
? ? ? 與尋人尋物不同,“我要上墻”完美貼合了自媒體時代資訊飛速傳播的效力,簡單講,就是對影響力的追求。
? ? ? 無論是坦坦蕩蕩不求匿的,還是羞澀難當狂求匿的,都無非是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贊同或否定,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原創的觀點。
? ? ? 由于受眾群體眾多,無論墻體使用者多努力地去甄別去篩選力求不刷屏,到最后還是免不了大臉擋四方。不管內容有多溫良,其呈現出來的樣子都帶著不容置疑的霸道與如若無人。
? ? ? 所以很多人時不時的會抱怨整個QQ空間都是表白墻所發的動態卻還是不由自主地點開,然后看到了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訊息,輕度失望,中度不屑,重度精神疲勞。爾后退出,下拉,點進,周而復始。
? ? ?一直聽到很多人說朋友圈、QQ空間毫無營養,多看無益。其實他們本身也沒有打算扮演一個教化者的角色,一個社交工具,做到這個份上已屬不易。如果單純地想精進想提升,可以出門向左拐,你左手邊的紙質書與你右手邊的教室已列隊等候,恭請就位。
? ? ?既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學陶淵明扛把鋤頭種菜種瓜,那么社交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哪里有什么一個人的歲月靜好,你生活在人擠人的世界,這就是現實。
? ? ?當然,扯得有點遠了,我們上回說到了社交工具,籠統講就是QQ微信兩大平臺。不談功利單講感情,雖然這東西有些虛無縹緲。但我相信在每個人心里對于同窗都是有一定感情的,至少當你日后成為了滿口操蛋生活雙目渾濁的中年人時,會咂著嘴感嘆一段感情十年后曲終人散是自然法則,但那段最純真的時光里,你們在一起。
? ? ? 不談感情單講功利,盡管那一長串偶爾跳動的頭像你已很久未曾聯系,但你也不能保證你有一天不會需要他們。所以現在每當我看到很多人用盡半生力氣瘋狂地加qq好友,都會一邊嗤之以鼻,一邊暗戳戳地感嘆:野心不小啊小子。
? ? ? ?我猜現在你大概明白我的意思了,過度關注表白墻所發動態,一會讓你陷入無用信息的干擾,二會讓你錯過原本有趣或是對你有用的信息。
? ? ? ?當然,如果你精力特別旺盛,可以眼觀六路耳而不疲乏,或是本身對表白墻動態有著狂熱興趣的,你當我沒說。
? ? ? ? 第一次萌生表白墻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心理是在幾個月前,我在行健館撿到了一張路橋系學生的校園卡,如你所料,我在第一時間發了告白墻,墻主也在百忙之中處理了這條消息,一分鐘內集了52個贊,然后這條動態很快被其他動態刷了下去。我當時特別想把這件好事做到底,于是一鼓作氣找到了路橋系的一個女生,在她的牽線下,最后通過了路橋系學生會找到了失主。
? ? ? ?當然表白墻不乏成功找到失物的例子,你不能說墻主沒有盡心盡職。但畢竟動態無情,如長江浪般聲勢浩蕩。在表白墻所發的動態里,每一條都會成為明日黃花,逐漸被淹沒和淡忘。其實作為尋物啟事,表白墻是最合適的平臺,但也正因其功能豐富,導致其每項功能都自動弱化,漸趨平衡與統一。
? ? ? 如果非要拿系學生會與表白墻在尋人尋物啟事上做個比較,那么毫無疑問,學生會的目標性于專一性都要強于表白墻。
? ? ?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表白墻本尊,及其馬甲所屬人。但我看了下小鬧鐘,現在已經是凌晨兩點了,本著早睡早起美容養顏調節內分泌的原則,我覺得我不能再繼續叨逼下去了。
? ? ? ?嗯,晚安世界。
? ? ? ?愛你。
? ? ? ?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