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間斷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再重新做仰臥起坐也沒有當初做15個便會肚子痛的痛苦,這是一個不錯的身體狀態。
新的活動又要開始了,活動的第三方,強調狀態,行動力和執行力。
心態,即心理狀態。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征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則是介于二者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
從管理學角度講,人的“三種狀態”,是指人的積極性、消極性和破壞性狀態。
人的積極性、消極性和破壞性是相對而言的,并無絕對臨界點。每個工作者都與其中的一種狀態相對應,或積極,或消極,或破壞。從本質上說,一個人在同一時期不可能處于兩種以上的狀態,但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狀態,比如這段時間某人表現是積極的,但另一段時間他的表現則可能是消極的甚至是破壞性的。 積極性、消極性和破壞性能否相互轉化,通常取決于外在因素。麥格雷戈認為,人的行為表現并非由固有的天性決定的,而是由單位中的管理實踐造成的。
以上話或許能夠定義為,人的心態,狀態是不穩定的,可塑造,可破壞,也就是可控的。
就和人的身體狀態一樣,和胖子玩的多的人,成為胖子的幾率也會更大。例如范冰冰的成功瘦身,大家都歸功于愛健身的大黑牛。
人的身體狀態和心里狀態都是可控的,尋求一個可以幫助你自我控制的辦法或者人,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里狀態,直到變成一個穩定的自己,然后可以去改變別人。
行動力是自覺自發做事的能力,是指策劃戰略意圖,具備超強的自制力,同時能夠去突破自己,實現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或者是自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制定計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實現。對個人而言,它就是自制力;對個人團隊而言,就是領導力。
執行力簡單地說,就是完成任務的能力。執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
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斗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
很多人問為什么要參加聯盟活動,報團打仗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能夠看到比你優秀的人是怎么的狀態,從而不斷地給自己調整狀態的機會。
運動的第四天,因為40分鐘的軍姿,身體有些疲倦,愿你跨過小小的坡,開始更快更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