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其實是張德芬老師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里的一句話。
好幾年前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并不理解。
想了很久,我想,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自己內在投射的結果。
當我們心里有個深切、真誠的愿望,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這就是你心目中的神。
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世界所編造的故事。
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息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想不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么,而盲目去追尋別人眼中期待的自己。然后漸漸變得不像自己,然后越來越不開心。
下面,我想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十年前,我正在念高二,像很多高二的學生一樣,一邊吐槽作業多,一邊乖乖去寫,沒有什么宏圖大志,覺得未來一定是色彩斑斕充滿希望的。一個極其平常的夜晚,我終于寫完了作業,還沒來得及為自己倒上一杯水,或者閉眼休息一會兒。家里的固定電話響了。然后我的一生,就此改變了。
電話那頭的親戚告訴我媽媽,爸爸突發腦溢血,現在在醫院搶救。我和媽媽顫抖著出門,鎖門的時候鑰匙幾乎插不進鎖孔。一路上我甚至在想著,這是不是什么愚人節玩笑。
當我覺得過了幾個世紀那么長的時間,我才終于到了病房,看著中午還在家給我做飯,喊我起床去上學的父親怎么就躺在了病床上,看見我的時候,他顫抖著問我,我的血壓正不正常。問了好多好多次。整個晚上只能用混亂來形容吧。
十一點多之后,大家都趕我回家,說我明天還要上學。機械的回家,躺下,毫無睡意。起身開燈寫作業,兩點,三點,四點。終于天亮了。那是我度過的最漫長的一個夜晚。寒冷又孤寂。
上學路上我天真的以為很快就會沒事,我還是那個只需要好好念書的我,還是那個回家就可以看到父親的我。也曾因為恐懼逃掉了一節歷史課,跟最好的朋友在廁所里哭訴我的恐懼和害怕。可那時的我,畢竟是太天真啊。
兩天后,走到校門口的我,看見了舅舅,他喊我,然后讓我上車,他一路上接了好幾個電話,說著快到了快到了。心中閃過的不安越來越大,可還是傻傻安慰自己沒事的,一定沒事的。
趕到亂作一團的病房時,看著臉上沒有一絲血色,手已經不會再回應我的握手,但眼睛依舊睜著的父親。我竟然哭不出來。大家說你喊喊他吧,現在他還聽得見。有人在哭,有人沒哭。我分不清是誰。我只是木訥的,按照他們的話去做。直到,媽媽告訴我,你再也看不見爸爸了。
我才如夢初醒般開始嚎啕。哭干了眼淚,哭啞了嗓子,可一切依舊回不到最初了。
喪事辦完后,我又去上學了。依舊像沒事發生,然后夜深人靜一個人在被窩里哭到睡著。我知道那時候很多人都告訴媽媽,現在你的女兒肯定上不起學了,干脆別念了,去打工吧。然而并沒有。媽媽并沒有這么做,哪怕是艱難的幾乎無法生存下去的時候,依舊沒有讓我失學。如果不是這樣,現在的我,大概在某個飯館洗著堆積如山的油膩膩的盤子或者在某個超市做著一個小小收銀員。
我明白曾經有許多人都覺得我是沒有未來的了,連念書都幾乎念不起。那時候的我,從來不跟媽媽要求要買新衣服,青春期的女孩子,怎么會不渴望漂亮的衣服,我只是覺得,我不能。然后暗暗在心里跟自己說,以后等自己賺錢了,喜歡的,都買。
時光荏苒,十年過去了。我并沒有讓自己過的太差,至少,大家都這么認為。然后現在的我也的確,特別愛買東西。就像老一輩吃東西總是會從已經腐爛的開始吃,這并不是有意,而是一種后遺癥。與喜歡的東西無奈失之交臂太多次后的,后遺癥。
如今我可以說,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也讓媽媽過上至少不愁吃穿的生活了。說來輕松,其實真的沒有那么簡單的。10年里,我與媽媽相依為命,爬得很高去換燈泡,最害怕半夜有人敲門。
所有的朋友都說,你好堅強,你好勇敢。其實那些深夜的痛哭,睜眼到天亮的夜,我只是不曾提起。我一直不是那種,會哭的孩子。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我,選擇默默堅持。很多時候真的快要崩潰了,要堅持不住了,可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自己,不甘心把自己的一生過得像復制-粘貼。每天都一樣機械重復,無追求,平靜得像一潭死水。
念大學后,七年前開始自己做家教了,10塊錢一個小時,我需要走兩個小時才能來回一次。很多人說,那么遠,又那么點錢,別去了。可我依舊堅持了。工作之后,也仍然把自己的晚上跟周末排了滿滿的課。很多人會覺得,現在你憑什么可以坐在家里等學生來上課,你憑什么都不做鋪天蓋地的宣傳,就可以找到學生。我說只是因為我堅持,你們信嗎。
畢業后,也像許多大學生一樣,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去干什么,然后我開始了逐一的嘗試,先思考,然后列出自己覺得感興趣的工作,挨個去投簡歷去面試。工作然后不斷反思,覺得不合適,然后辭職。當我辭職過三次之后,又有人說,你這么來來回回的折騰干嘛,找個工作安安穩穩干下去吧。然而我沒有,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李老師,有今天的快樂英語。
這是我不斷實踐得出的結論:我愿意當老師。我愿意花幾個小時去出一張試卷,我愿意花一下午去備課,我愿意不斷去培訓,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我也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跟家人過上更好更有品質的生活。
在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心里不是不曾有過動搖。特別是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去做家教的時候,路途遙遠,連飯都來不及吃,一路小跑,滿頭大汗趕去上課的時候,我不曾提起。我知道,我說了,依舊會有很多人告訴我,上班已經很累了,干嘛那么辛苦呢,吃吃飯看看電影逛逛街不好嗎。我不說是因為我不敢,我怕自己會動搖。
最近看過一句話,說的是,沒有嘗過甜,是不知道什么是苦的。我想那時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苦,我只知道,再堅持一下會更好的。
當你做你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的時候,真的會感覺不到辛苦或者疲憊。再累我也要睡前看書,不看睡不著。而這些都是太過于冷暖自知的事情,除了自己,大概也不會有人可以理解。那么,就讓我再堅持一下吧,我還愿意去堅持,還愿意去努力。
這并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這只是一個已婚英語老師對自己過去十年的總結。當我們在堅持自己的夢想的道路上受到阻礙的時候,答應我,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真的愿意放棄嗎。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是自己做主的,而不是別人。在確保自己能夠并且愿意承受失敗的風險跟打擊之后,勇敢奔跑吧!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