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書摘

作者:鳥居昭美

如果我能更早讀到這套書就好了,但任何時候都不晚,應該慶幸我在寶貝九歲前讀到了它。其實所有的教育都是相通的,所有的事都是相通的,做豁達從容有心的媽媽是前提。

這套書有兩本,個人覺得第二本更值得一讀,不,是必須一讀,所以將第二本的書摘放在前面。這本書較第一本更多地分析了美術教育和孩子的生活、成長,以及道德教育之間的關系。

書摘的作用是提示自己回想書本的整體內容,也是讀完書后的一遍梳理,同時也可使未讀過本書的你及未來的對本書內容有些遺忘的我對該書有個大致的印象,但是,書,必須自己讀。朱虹教授在南京大學2016年MBA開學典禮上致辭說:“讀書和健身是兩項不能外包的、必須親力親為的修行?!?/p>

孩子的畫如何看,怎么教

2.——孩子的畫如何看,怎么教

閱讀時間:2016年9月11日-13日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們的媽媽。

媽媽是最有權利守護孩子健康發展的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責任人。

媽媽們改變了,孩子就會發生改變。

兒童時代中的幼兒期和少兒期,可以稱為藝術適應期。

當我們面對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問題行為時,要確信,因為孩子身心發展的力量是有無限可能性的,所以,無論什么樣的問題行為都能得以糾正。

所謂在白紙上畫畫這回事,其本質其實是把一張干凈的紙弄臟。

繪畫對于孩子來說,既是長大成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也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表達教育”就是在孩子內心銘刻和建立對他人的尊重意識的教育。理解孩子的畫,就是通過繪畫去讀懂孩子的心(內心的真實),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共鳴和交流,在孩子內心銘刻與建立對他人的尊重意識。

讓孩子畫畫的是印象而不是繪畫技巧

培養手的基本能力很重要。

道德是以美感為基礎培養出來的。

繪畫作品,不是僅僅依靠手和眼睛的功能就能制作出來的東西。語言、感情、社會性等人類其他獨特的能力相互作用,才能夠產生繪畫作品。

這個漫長的經過幾十億年發展的人類進化過程(系統產生),以縮短的形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個體產生)中不斷地重復,這就產生了著名的反復進化學說。

令繪畫有內容的是語言。

情感是行動的動力。人類行動的能源就是情感。人類的創造性行為,更是需要強烈的情感動力。人的情感成熟期是八歲左右。

要保證孩子有游戲伙伴。

請給孩子準備好繪畫環境。

六歲的兒童已經能夠像這樣,掌握了用自己的眼睛從自然界或社會捕捉單純的形狀,并把它形象化的能力。

學齡前兒童的圖案設計,讓我們聯想到人類社會“從圖畫到象形文字”的文明發展過程。

七歲的孩子能夠畫出“一看就懂的畫”,在反映內心問題時,不再僅僅依靠口頭語言這一種方式,而是逐漸發展到能用書面語言來表達的階段。

遮擋或部分遮擋的繪畫技巧是八歲兒童所掌握的更新、更高一級的表達技巧。

無論什么樣的社會問題,若要想有所改善,又必定是從某一個人的行動開始的。

三四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繪畫轉折期,…而到了八歲半至九歲這個階段,孩子則又面臨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期。

三年級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九歲以后的兒童必須成為一個勞動者?!本艢q兒童通過勞動,邁出向成人生活發展的第一步。

先要求孩子經常用書面語言記錄自己的想法,對作文進行精心指導,然后就可以要求孩子的畫面要充滿故事性,然后進一步要求孩子畫一幅不需要作文說明就能讓人看懂的畫。

九歲孩子需要用更理論性的書面語言來思考、組織畫面。

四歲以后是兒童的“概念擴展期”,九歲以后就是“概念的突破期”了。

社會性的發展使兒童能夠從社會的角度、歷史的角度分析自己的行為,并提高用自己的意志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

孩子有了能夠從社會的、歷史的角度看問題的眼睛,就會以此為基礎,培養出能夠發現問題,能夠科學地捕捉、觀察事物的眼睛。


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

1.——走進孩子的涂鴉世界

閱讀時間:2016年9月8日-10日
繪畫需要以下五種基本能力:動手能力、眼睛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

繪畫也是在訓練和提高語言能力。

能把自己的感動、自己發現的真實世界活靈活現地畫出來,這才是掌握了人類真實的生活和發展的本能。如果畫不出這樣的畫,也可以說自己內心沒有在真實地活著,那將是一生中十分遺憾的事情!

一副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動或是想法而畫的畫,是體驗藝術活動帶給我們的審美愉悅,是一種人生的樂趣!表達的樂趣,就是這么深刻。

藝術的真正本質,就是以毀壞、弄臟已有形象為基礎的。

怕臟的媽媽——“你們是在剝奪孩子作為人的必要的學習機會,也是在剝奪孩子們作為人的發自內心的喜悅!”

從孩子1歲開始就應該讓孩子玩沙子和水,這的確是不可或缺的。

有了有趣的時間,才會有想畫畫的心情,才能夠傾注真心去畫畫。

請讓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過那種生氣勃勃的生活。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多多地體驗那種快樂。

一歲:這時候繪畫不是一種文化活動,而是手運動的結果。/孩子的爬行能力和繪畫能力是有關系的。/首先,要給孩子大大的紙,讓他在上面自由地去畫。其次,是讓孩子充分活動,到外面去盡情地玩。特別是,要盡量讓孩子多玩水和沙子。

兩歲:眼睛隨手的運動/圓圈能封口/開始試圖用語言解釋/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三歲:從一開始就給畫賦予意義/頭部人像——頭足人像

四歲:憑印象畫畫/頭體二足人像/無秩序排列/如果在這個時期成人教給孩子如何畫畫,就是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甚至是挫傷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成人如果這樣做就是阻礙了孩子成長為人的最重要的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沒有比這更嚴重的罪過了。/給孩子一種顏色就好。如果孩子想用多一點顏色,最多給他6種顏色。/應該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廣交朋友、盡情玩耍。這樣的話,孩子繪畫的內容也會變得豐富起來。另外,家長要多聽聽孩子對繪畫內容的講述。

五歲:并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樣子畫出來,而是把感興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認識畫出來。/開始給事物建立秩序,并開始出現“基底線”。/能夠把聽到的事情在頭腦里形成印象并畫成畫。/我希望家長仔細問問孩子:“誰?在哪里?在干什么?”為了讓孩子能畫出更多的故事情節,家長請盡量去豐富孩子的生活吧。/為了豐富孩子的想象力,請多給孩子講民間故事和各種傳說故事。如果孩子喜歡的話,他會一遍又一遍地央求你講給他聽。請做那種總是讓孩子央求你講故事給他聽的父母。一旦孩子成為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他就會成長為愛畫畫、愛講話,對各種食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

六歲:堅決地使用利用基底線建立事物秩序的方式。/開始能夠做圖案游戲,把事物做抽象化表達。/

九歲:可以開始寫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