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寫給小白的投資書籍,作者李笑來。語言犀利,通俗易懂,可讀性極強。
這本書是作者為澄清一些東西而做的些許反抗,原因在這里不再敘述。什么樣的書才能稱之為好書?我想不同的人應當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便是,這本書能為你帶來收獲或啟發,能將深奧的問題用最簡單的語言表述的明明白白,這便是作者的水平。沒有人會主動追求晦澀的語言來滿足自己的快感。
下面來看下作者是否有能夠顛覆你認知的觀點。
什么是韭菜?所謂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場中沒有賺到錢甚至賠錢的勢單力薄的散戶。
韭菜的常見特征,他們嚴重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他們是那種買一輩子東西,都不會讀產品說明的人。他們是那種無論拿到什么,都要問別人怎么用的人。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荒謬,所以,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荒謬的世界,對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巨大的幫助和巨大的現實意義。
交易,本就是人類社會中最本質,最普遍的行為。可惜,也不知道為什么,幾乎全球所有的普及教育,高等教育都默認它不是一門必修課程。
“亡羊補牢”的韭菜最應該做什么?
1.還有錢的話,就慢慢補倉。 2.錢不夠的話,就在場外拼命的賺錢。
人們常常用短期和長期來區分“投機”和“投資”,這是很膚淺的。我個人是這樣區分投機者和投資者的:投機者拒絕學習,投資者善于學習。
“亡羊補牢”這個詞中的“牢”,其實最終就是你的“見解庫”、“知識庫”、“決策機器”。
所謂的交易,并非“零和游戲”。
什么是“零和游戲”?零和游戲又被稱為游戲理論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論。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廣泛用于有贏家必有輸家的競爭與對抗。
一切禮貌與修養,本質上來看都是深入思考的產物,跟說不說臟話沒關系。
本質上來看,一切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結果。
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正在討論“價值與投資”,是因為他們已然被套住了,這才是實質。雖然它是對的,但它只能解釋一小部分的世界。
想要擺脫“韭菜的宿命”,只有一個辦法:提高自己的實力。
在交易市場里,實力指的是:長期穩定的低成本現金流。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則:控制倉位,永遠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碼一定數量的現金。
設定止損線這件事絕對不能一廂情愿,有個因素很靠譜,交易標的日常波動幅度。如:X的日常波動幅度是25%,最大的忍受虧損是40%。
頻次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因素,交易頻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戲”,所以韭菜想要翻身,只有一條路可走,降低交易頻次。
若是不小心做錯了事,一定要改正,絕對不要嘗試去做任何形式的“合理化”。
痛苦和反思,這兩樣東西都有了,必然會產生進步。所以,新手想要躲避韭菜命運,就對天天反思,時時刻刻反思,反思之后還要再反思。
韭菜們只喜歡談趨勢,而周期是他們腦子里根本不存在的概念。
關注周期,以及多個周期背后顯現出來的真正趨勢,會給你一個全新且更為可靠的世界和視界。
牛市里,FOMO情緒達到頂峰,各種投資者開始ALL-IN的時候,上升趨勢漸漸到頭了;熊市里,大多數“韭菜”經過失望、謾罵而后竟然平靜了的時候,下跌趨勢漸漸到底了。
控制自己是天下最難的事情,越是簡單的原理,越是難以遵守。
通讀全書,可以發現韭菜之所以是韭菜,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善學習。
在這本書中,作者對于無知者顯示出了一種淡淡的俯視。有些人會感到些許傲慢,但傲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價值的傲慢。
我們在閱讀時要時刻保證清醒的頭腦,理性的分析。比如作者認為交易沒有被列入基礎教育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這種說法很多理財課也會經常提到,教育沒有讓我們接觸金錢、教育沒有鍛煉我們的財商等等。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上來看,這些話本沒有錯。但如果放在整個基礎教育來看,是否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金錢是一件應當慎之又慎的事情。
如果每個受教育者都過多的接觸投資、理財與金錢,那其中還有多少人能有夢想。
投資是一件長時間的事情,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資金錢是投資,投資自己的學識、健康同樣也是。如果你在股市沒有賺到錢,不妨現在生活中投資自己,相信這樣要比冰冷的金錢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