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豆蔻年華。如白駒過隙,剎那芳華。
電影《芳華》歷經波折,姍姍來遲。曾經期待了好久,卻突遭撤檔,如今千呼萬喚始出來,我卻節奏慢了半拍,上映好久才想到,我要去看。
這是圣誕前夕,一個人的《芳華》。
看完影片,那種感受,不是壓抑,卻也是五味雜陳。只能說,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馮小剛拿出的這部久經打磨的作品,情懷滿滿,用一顆匠心展現一個時代;
剎那芳華,嚴歌苓筆下的故事太扎心,將青春的熱血、悸動、迷茫與困頓表達的淋漓盡致,以至于深深地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產生共鳴,無論你是70,80還是90后。
《芳華》打破了情懷與票房不可兼得的魔咒。
女主何小萍不是我喜歡的角色。
可能真的是一直受排擠,不曾被善待,造就了她自卑敏感又倔強的性格。在最開始進入部隊文工團就悄悄取了別人的軍裝去拍照,被發現并羞辱了一番。正如林丁丁所說,其實直接開口借也是會借給她的。
一直跳B角的她,也曾極度渴望舞臺。但當他看清文工團所有人的勾心斗角以及極度自私后,即使給她跳主角的機會,她也倔強地不與那些人為伍。
這樣的性格,太不懂得變通,不像林丁丁的圓滑。
但也只有她,真正懂得劉峰的善良。當聽到蕭穗子的解讀“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時,還是不禁淚濕了眼眶。
而郝淑雯、蕭穗子、林丁丁等女孩子的青春是熱鬧而有活力的,喜歡她們的真實與靈活變通。
大大咧咧的高干子弟郝淑雯,心思細膩深情滿滿的蕭穗子還有最懂得靈活變通最大限度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林丁丁。雖然林丁丁被劉峰表白后自私而又落井下石的行為太不光彩,但這就是愛慕虛榮的她在面對當下與前程時候的選擇,也正是青春的無奈與不完滿。
當文工團解散的時候,舞蹈指導老師抱著政委哭著說:“政委,為什么要解散文工團?為什么?”那一聲聲的撕心裂肺,代表著她的無比熱愛與不舍得,但青春最大的痛處就在于,再也回不去了。那些芳華,充滿著遺憾。
蕭穗子也曾對陳燦有著深深的愛戀,但他最后還是選擇了與自己門當戶對的郝淑雯。
她也曾鼓足勇氣將自己積攢多時不敢開口的情話寫成詩悄悄放進陳燦的小號盒子里,但當得知他和郝淑雯兩個好了時又悄悄將情書取了回來。
當陳燦牙齒被摔壞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將媽媽贈與的金項鏈送給他做牙托。
那喜歡,也曾如此濃烈。
即便是這樣濃烈的感情不還是在時間和現實面前慘敗么?但誰又能否認當時的無怨無悔呢?戀情的美好,也許就在于那毫無顧忌無怨無悔的付出吧...
最后,劉峰和何小萍在一起了。
故事的主角,兩個最善良的人,得到的卻不是我們正常意義上的“幸福人生”,或許心靈上的滿足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這是他們對自己人生作出的選擇。
正如電影在最后以蕭穗子的角度說道:
我是在2016年的春天,孩子的婚禮上,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戰友的,不由得感嘆,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但是不難看出歲月對每個人的改變,和難掩的失落,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芳華》懷舊美好的畫面背后,展現給我們的終究是一場回不去的青春,是成長中的陣痛與無奈,是人性中的自私與丑陋,是數不清的遺憾...
青春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流離失所,惟愿在一起時能夠好好珍惜,分開了便彼此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