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我來到了碎碎念念大半年的若爾蓋草原。這里的天比別處更可愛,空氣特別清鮮,天空明朗,一藍(lán)如洗,漂亮極了。
行一路,有成群的牛羊,疾馳的駿馬,像極了在無邊草原上撒下的黒珍珠,白珍珠。
沒有牦牛就沒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
數(shù)千年來,牦牛與藏族人民相伴相隨,盡其所有,成為了藏族同胞們最重要的朋友,也成就了藏區(qū)人民的衣、食、住、行、運(yùn)、燒、耕等基本生活保障。可以說是,藏族馴養(yǎng)了牦牛,牦牛養(yǎng)育著藏族。
放牧牦牛,一定離不了藏獒。它是藏民的家庭成員,和城里人養(yǎng)的寵物狗相比,更是主人的得力助手。
十一的草原已經(jīng)錯過了她最美的年紀(jì),卻另有一番趣味。人們常說的風(fēng)韻猶存,對草原而言,就是稀稀落落的小花與青草了吧。
來若爾蓋,一定要游花湖。
若爾蓋花湖位于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熱爾大壩上有3個相鄰的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干,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是居中的一個。
七月,是花湖最美的時節(jié),滿眼都是叫不上名字的格桑梅朵。猶如情竇初開的少女一般,懵懵懂懂,對萬物都充滿了好奇,也滿載希望。
十月的花湖,已經(jīng)洗凈繁華,就站在那里,享受秋高氣爽的寧靜。我,喜歡這一點極了。
有水,就有了靈氣,也帶來了勃勃生機(jī)。花湖,是若爾蓋草原上的明珠,是大自然的饋贈,養(yǎng)育了這里的藏人和他們的牛羊。
你看,或不看,景,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任你春去秋來,唯我自生自滅。
行走中,只有帶著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才能體會“人在畫中游,畫因人更美”的感覺。
行來的路上,翻過尕力臺大草原的山脊,海拔3600米。早晨云還沒有散去的時候,感覺像漫步在云端,猶如仙境。
其實,我們的生活也一樣,并不缺乏美,而缺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Kevin,2017年10月5日,游若爾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