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了,但有些細碎的幸福和溫暖卻一直縈繞心頭。
老物件里的溫暖
老房子賣掉了,趁著假期收拾東西,整理出了很多老物件。一輛自行車,一袋子兒子小時候的玩具,一摞信件,一雙紅靴子。
自行車,是老公剛上班時家里出錢給買的,幾次搬家都舍不得丟掉,因為這是已故的公婆留給老公的念想。
把兒子小時候的玩具帶給他,十六歲的高中生欣喜萬分,一邊感慨“真熟悉呀!”一邊拍了照片,還發了一條說說感慨了一番。
那些信件,是我剛參加工作時同學、家人寫來的,二十多年了,我依然還能一下子辨認出那些熟悉的筆跡。隨手打開一封,就如同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歲月,曾經剛剛走入社會的迷茫,理想跌入現實的失落,因為有了當年友情、親情的守護,才化作遙遠而美好的回憶常留心間。
那雙紅靴子,是結婚當天穿的。當年媽媽把它們兜在衣襟里,一直送我到村口才替我換上,那斑駁的痕跡里仿佛還藏著媽媽嫁女的不舍和真誠的祝福。
每一樣老物件,都沉淀著一段歲月,浸潤著一段美好的回憶。
給予的快樂
5月1日,義工群組織的活動是給福利院的孩子過生日,這是我第二次參加義工活動。
我們給孩子們切蛋糕,洗水果,唱生日歌、和孩子們一起玩“蘿卜蹲”、“貼餅子”游戲,還有的陪孩子們打藍球、羽毛球。我們一起合唱了《明天會更好》,好久沒有大聲唱歌了,當歌聲唱起,眼底、心頭有熱辣辣的感覺流過。
真誠的心意,首先感動了自己。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小時,但孩子們只要有過開心的一瞬,就是值得的。
被認可的幸福
5月1日,是所在讀書群里新一輪讀書日的第一天,我讀了周國平老師的《人生的三個覺醒》做為開篇,順便讀了自己的一篇小文《喜歡春天》。第一次用了喜瑪拉雅進行錄音,還配了音樂,效果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仍有許多口誤之處,但上傳后,還是獲得了許多朋友的鼓勵,讓我一下子信心倍增。
此外,近日發在簡書里的小文,獲得了許多朋友的鼓勵,甚至還收到一個陌生朋友的打賞。來自陌生朋友的認可,更是讓人倍受鼓舞。
分享的愉悅
假期去小菜園幫爸爸澆菜,小菜園里的蒜苔可以采摘了,生菜和小油菜也能間苗吃了,正遇到朋友一家在景區里玩兒,于是能吃的菜,都逐樣送了他一份,爸爸還耐心地教朋友的女兒怎么拔蒜苔。朋友一家樂呵呵的走了,我們的心情也因了分享而愉悅萬分。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歲月可回首。幸運的是,因了這些小確幸,半生歲月,回首起來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