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凌
很多人一直不知道我為什么推崇“形象”成長的這個法門。因為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形象”可以讓人成長,“形象”甚至可以自我療愈。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受到過很多強調心靈美的教育,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形象是心靈美的外在顯化。這就是為什么你所有的經歷——生活品質全部都寫在了臉上。
內在的成長必然會對形象提出要求,形象發生“心想事成”的改變,內心便無比喜悅。如果不能,我們就會處于矛盾之中。這就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形成一股拉扯的能量,而這股能量讓我們缺乏決斷力。
Dior打造的“新風貌”療愈
在服裝史上最出名的療愈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給每一個參與的國度帶來巨大的創傷。滿目瘡痍的社會如何得以重建,如何樹立重建的信心?在那個時代經歷者的信心備受打擊。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彼時的巴黎,百廢待興,昔日的絢麗如同老照片般早已褪去顏色。即便是以優雅著稱的巴黎女人,在當時也多是穿著帶有明顯軍裝風格的套裝:僵硬如同方塊般的肩部線條,幾乎看不出腰線,裙子長度雖未過膝,但這僅僅是因為當時布料緊缺,鞋子的款式也非常笨重。昔日優雅精致的女人們而今都行色匆匆地穿梭于色調灰暗的巴黎的大街,戰爭的陰霾久揮不去。
那一年的2月12日,巴黎蒙田大道30號的展廳及樓梯上坐滿了社會名流與時尚雜志主編,他們對于此次時裝發布都充滿好奇,期待著這個剛剛成立的高級時裝品牌能為戰后的時尚界帶來一抹亮色。
時裝秀上,腳踩細高跟緩緩而來的模特們肩線柔美,腰肢纖細如藤蔓,裙裾寬大如花瓣,巴黎女人優雅的氣質得以重現,在場的女性不僅在震驚中屏息凝神,而且都為自己身上的夾克衫和短裙感到沮喪不安,一種必須開始新生活的緊迫感牢牢地抓住了她們的欲求,時尚界最嚴苛與挑剔的眼睛中都綻放出了光芒。
震驚有余的美國《時尚芭莎》主編卡梅爾斯諾當場高呼:“親愛的Christian,您的長裙帶來了新風貌(New Look)!” 這一消息由一名路透社記者從窗口扔下的紙片傳出,自此,迪奧新風貌(New Look)蜚聲世界。
“New Look”的肩線窄而柔美,為了突出胸部的豐滿,細腰成為剪裁的重點,二戰時期的直裙化作蓬起的長裙,與地面距離以30厘米為標準,并且以圓形帽子、長手套、膚色絲襪與細高跟鞋搭配,營造出極其纖細柔美的女性氣質。
這一股“新風貌”激活了戰后女性對美好的追求,燃起“新生”的欲望。這種愿望就像一顆“原子彈”遍及每一個戰后女性的細胞,擁有一股強大的能量重建家園。
我的自我形象療愈之路
在別人的眼中我是一位成功的女性,擁有穩定的職業,在工作中得到領導極大的肯定并擁有很多晉升的機會。但是我成了一個矛盾體,我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圍著孩子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更別提學習和成長。
直到有一天我接觸了一個基于形象設計衣櫥體系的服裝店,改變了我的形象,進而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
最奇妙的是當我的形象發生改變時,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美好,發現自己獲得了新生,時間仿佛在我的身上停滯了。每天都喜悅地生活,面對周遭的人和事。
很多人驚嘆于我的逆生長,沒有人關心我的曾經。在這個經歷中我發現了“形象”的秘密,于是我做了一個決定讓更多的人了解形象并通過形象的改變完成自我的療愈獲得成長。
我希望我的幫助不被時空限制,所以我開設了“我”的凌性空間微課堂,從一點一滴的改變開始影響。我的目標是幫助每一位學員看到自己成為自己的形象設計師,并影響更多身邊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