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天使》反思版(版主:倪勇榮)
是誰,讓我3天開始告別不如意的生活?
作者:倪勇榮(天使六班學員)
? ? ? ? ? ? ? ? ? ? ? 2017.3.18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參加易效能課程80多天以來,在班主任湯子豪老師的教導下,在班委的帶領下,在各個組員的互幫互助之下,我取得了一些進步,也改變了一些原來錯誤的觀念。現在在這做個小結。
一、為何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是良好,反思之后我又是如何改善的?
我之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那時候看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一直覺得能吃是福,飲食方面一點都不節制。對健康常識所說的飯吃七分飽,從來沒有實行過。每次都要吃撐了才停,所以一直都吃得很多,營養一直過剩。
到了工作之后,就更加嚴重,結果就越來越胖。肥胖時間長了,就是脂肪肝。從脂肪浸潤成輕度,中度,一直到重度脂肪肝。人胖了,不僅精神不好,脾氣不好,睡眠不好,而且造成了內分泌紊亂,血糖高了,血壓臨界,血脂也偏高,一身的病。
那一段時期,其實很糟糕,感覺自己的身體素質比那些50多歲的同事還要糟糕。不過還好,去年9月份左右,我開始接觸易效能音頻課程。聽了幾節課覺得很好,對葉老師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早睡健身,早起健心"。
想想自己還年輕,不能一直這么下去,就開始慢慢鍛煉,開始快走鍛煉。從開始是每天早上一個小圈,一公里,后來慢慢加上去。現在,可以每天快走鍛煉超過12公里,也不覺得累。個人在健康方面的反思感悟,就是:能動就一定要動,能鍛煉就一定要鍛煉,而且一定要堅持,也要循序漸進。
二、為何我的家里會那么亂?
說起來慚愧,我的家里實在是太亂了。問題是之前我還習以為常。我非常喜歡一句不知道哪里聽來的話:“東西不用找,自己會出來的”。以前把這句當做座右銘了,到現在我同事還笑話我。
反思自己這個臭毛病養成的原因,一個是從小養成了東西隨用隨放的習慣,粗心大意慣了;另外一個原因是自己太過于懶惰,怕花費時間精力去完成整理。
現在想想造成的后果,其實很嚴重的有幾點:
1.經常找不到自己要的東西,經常浪費時間和耽誤事。
2.給同事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一個辦公桌上亂糟糟的人,肯定不會給人好印象。
3.重復買了好多東西。這次整理,還發現了幾打沒有用過的襪子。這種笑話,在我身上真實出現了,實在是太糟糕了。
4.看到亂糟糟的家務,有時候會產生非常失落的情緒。
自從學了易效能課程之后,有了精力,然后看看這個大青蛙,這個30多年培養出來的玩意兒,實在是不順眼,就開始動手弄了。
先是花了三天時間,整理好了自己單位的辦公桌、電腦。然后,醞釀了幾天,終于把自個兒的房間和書房以及客廳都整理了一遍。整理好之后,心情愉快了很多。也長長出了一口氣,原來整理家務沒有我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難。
現在整理好之后,每天穿衣服、找書,找自己的車鑰匙,都很方便了。生活細節變的有條不紊了,做事也更加得心應手了。在單位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差錯也基本不會有了。而且,月底月頭的工作都能夠提前完成,或者提前做好準備,做起來更加順利,同事看起來也更加順眼。
三、痛定思痛:反思我之前的落后觀念
“臨時抱佛腳” ,事情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這是我小時候和村里的其他小伙伴們一起養成的一個習慣。當時覺得沒有什么,一直是那樣過的。
現在想想,這是最大的一個壞毛病。因為無論什么事情,拖延到最后一定是最糟糕的,小病拖成大病,小事拖成大事。不是都說效率最高的,就是提交作業的前一天晚上嗎?
葉老師一直強調爛開始、好結果。剛開始,我對這句話,還有點抵觸心理,但是現在完全接受了葉老師的這個觀點。事情第一時間完成了,接下來就輕松了,可以放手去做其他事情,還可以回過頭來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完美。
“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可能也是我們很多人的想法。但是現在想想,真的有點不可取。這樣想的人,太悲觀,太被動,無形之中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他人。明明可以自己主動把握的,為何把主動權讓給他人呢?這不是安身立命的窮爸爸的思維模式嗎?
我想沒有一個人喜歡過苦日子。可是,我之前的這個觀點,只能讓自己過上不如意的生活。沒錢可以努力掙,不過觀念上的落后很難改過來。希望大家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這就是我對自己以往生活的一些反思,希望每個組員也能敞開心扉,寫一些自己已經想到的、值得自己去修改的壞習慣,帶動大家一起進步。
溫馨提醒:
若您想更多了解時間管理課程,請點擊如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