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若不是了解了歷史,沒有人想得到一代帝王朱元璋居然出身草莽一樣,當我們坐在扒上癮對稱霸夏天的龍蝦大褒大揚時,也沒有人知道曾經龍蝦居然是連最底層的人都不屑吃的食物。與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風靡世界的龍蝦不同,在100多年以前,龍蝦并不是“蝦中之龍”,更不是什么“夏日霸主”,它被古人稱為“海蟑螂”,是奴隸、下等人、犯人和戰場上打仗的士兵才會吃的主食,平民都對它不屑于顧。那么,龍蝦是怎么擁有如今的地位的呢?這可是一段驚掉人眼鏡的上位史。
在100年前,除非你家已經快要揭不開鍋了,否則龍蝦這種下等食品是絕對上不了臺面的,沒有人會高抬貴口吃它。尤其是美國佬們,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吃的,甚至大家都以吃龍蝦為恥。就像400多年前,有個叫威廉姆的官員還曾用龍蝦狠狠地羞辱了新來的白人契約奴,而就是這個龍蝦侮辱事件徹底點燃了新移民的怒火,導致了大面積的暴動。因此,殖民政府不得為此出臺一個規定:契約奴隸一周內吃龍蝦不能超過三次。很長的一段時間,龍蝦都被其他海鮮踩在腳底下,不得翻身。
龍蝦的第一次翻身得益于工業發展背后的環境污染,龍蝦大量滅絕,小一些的龍蝦開始得到重視。而鐵路的發展給了龍蝦豪華轉身的契機,列車長將龍蝦罐頭賣給內地沒見過這個東西的乘客,大家因為不知道它的地位,紛紛對它的滋味贊不絕口,并將它當成極好的饋贈品,龍蝦從而走進了千家萬戶。之后,全球經歷了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等混亂,龍蝦的地位逐漸在人們心中被提升,尤其是二戰期間糧食欠收,只有龍蝦不會被限量供應。這一次,大家吃它不僅沒覺得慘,反而讓龍蝦風靡了全世界。大戶人家辦婚宴必須吃龍蝦,好萊塢明星也吃龍蝦成風,就連億萬富翁也將龍蝦當成身份的彰顯和心頭好。一時之間,龍蝦風頭無兩,成為繼大閘蟹后,海鮮眾多品類中第二個上位這么快的美食。
如今的龍蝦可不是以前的那個小可憐了,它在饕客的心中可是舉足輕重,一桌高檔飯菜,龍蝦大多處在桌子的正當中。而且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這家伙可一點都不便宜,即便扒上癮時不時地搞活動,但是想要吃個夠,吃到撐,那沒有幾百塊錢我們是出不了這個門兒的。因此,我每次和朋友們在扒上癮聚會,都會吃得又心疼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