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寫完這篇就到明天了,有的時候你只能猛灌雞湯讓自己有跪著往前走的動力,我實在是不喜歡那種無力感,也好,這樣能讓我提筆寫點東西。
看了克里斯安德森《免費》,只看到一半就覺得如果當初能在設計特權邀請之前看到這本書或許效果會更好,免費和只需要1分錢的‘微支付’,免費導致的浪費以及如何減少這種浪費、‘微支付’產生的心理成本,還有其他細節沒有想起來,看來又需要重看一遍了。
看到了騰訊胡超的PPT里講到,其實互聯網就是經濟學問題,效率問題,深以為然,PPT需要深度理解,我也得盡快總結出自己思考的方法了,JAVA學習進展稍慢,工作感情都不算順利,加油吧,應該可以做得更好的。
流水賬結束,再寫點回憶錄吧。
入職沒幾天,就被派發了活,競品分析,找了不少家的東西,走了一遍流程,現在想想,估計從過程中學到的也就是截圖這個好習慣了,其實目前還沒完全養成,現在想想當時做的更像體驗流程,沒有考慮到用戶投資時的情景和心理,回想起來只是為了應付差事而做,居然就這樣獻出了自己的第一次P2P,沒有產品結構分析,沒有數據及收益模型分析,和現在的收益計算這個坑也有一定的關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幾天后去總部,見到了小豬,SK,FF,坐在當時面試的會議室里閑聊,估計誰都沒想到這只是顛沛流離生活的開始,其實事后看來這TM根本就是很明顯的可能啊!真是年輕...競品分析倒是看不出和別人的差距,不過日后的原型成品和其他方面,只能說有經驗的畢竟不一樣。咖啡館的一段時間感覺是成長比較快的時間,從0到1,現在想想自己就是在不經意間的苦逼呵呵中升值了~
漲薪寶、漲薪卡,畢竟BOS是P&G做市場的,非常看重傳播和營銷,從開始就一定要讓產品帶有營銷的屬性,所以才有了ZXK和現在的特權邀請計劃。還曾討論過只針對100強名企,由上至下的病毒傳播,現在回頭看當時要真這么做了真是作死計劃,以我們目前的產品質量來看,必須被各大名企鄙視到爆啊...雖然線上成本和之前的線下成本比起來實在是低,不過經過羊毛大軍的洗禮之后,我們也都覺得規則制定確實很重要,中途需求也不知道變化了多少次,辛苦了技術,連名字都從漲薪寶變成了悟空理財,有時候還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品牌營銷的作用,至少從名稱看來和別家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異的╮(╯▽╰)╭
復盤很重要,得把重要的點記下來,晚了,待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