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美憨。
今日復明日,明日再復明日。
拖延癥可謂是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明明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人們卻安慰自己:沒事,今天才過了三分之一,我玩完這把游戲就寫。游戲輸了不服,再來一把;游戲贏了真爽,趁手感好再來一把,期間還流利地切換了微博QQ和微信,不知不覺已經半夜一點了。
半夜驚坐起,馬上打開微信朋友圈立個flag:再熬夜我就是狗,明天開始早起!之后躺床上開始幻想:我明天不能玩手機了,我不能當手機的奴隸,我要過上充實的一天!
”對,我現在把清單列好,明天一條一條的做。”
1、早起
2、不玩手機
3、把作業做完
4、寫論文
突然,微博推送一條消息,順勢點開。結果是,一條一條接著刷,瘋狂評論哈哈哈哈,轉發@好友看,半夜一起哈哈哈。
“我去,五點了。”
這就是你的一天。
很多人跟拖延癥“戰斗”過,但是能堅持的太少,都說“開始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人到底是利己的生物,太多人看不見遠處的利益,過多關注眼前事物暫時帶給自己的快樂,堅信只要快樂就可以了,殊不知你的快樂只不過是懶惰給自己的披上的護身符,這樣就可以肆無忌憚的侵蝕你的內心,讓你成為懶惰的奴隸。
如果懶惰有別名,那它一定叫做“后悔”。
但是,人生還很長,我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如果只滿足于眼前的快樂,是無法給自己的未來上保險的,那么,是時候克服一下這該死的拖延癥了。
拖延癥說到底,是拖拉。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克服拖延癥第一步就是要把”拖拉“這個毛病治好。
01 小事馬上做
養成拖拉的毛病大部分是由小事養起的,比如:
睡前不想洗漱、不想貼面膜;
明明手機快沒電了也懶得去充,非等到只剩1%的時候才匆匆忙忙地搶救;
吃飯很將就,明明心里想吃的東西卻懶得做;
衣服堆很久才洗,襪子穿到剩最后一雙;
經常想著:等一會再說、馬上做、再玩一會...
最后越來越嚴重,每一個任務都面臨deadline,焦頭爛額,恨不得把之前躺沙發上的自己揪起來暴打一頓。
其實這有什么難的呢?克服小事拖拉的方法就是馬上去做。
比如,起床先喝一杯水,而不是馬上拿起手機;衣服換下來了,即刻就可以丟進洗衣機,之后洗漱,把今天該做的事情在腦海中過一遍,列計劃。
有時候咱們在家收拾東西,越收拾越勤快,明明只是收拾一下床,不知不覺地把衣柜也收拾了一遍。
其實這是形成了一種氣氛,同理,在一天的開始,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形成勤快的氣氛,這樣就比較不容易躺下來刷手機,繼續把今天的工作做完。
02 小目標具體化
有的人有列計劃的習慣,但是如果計劃列的不適合,反而會形成阻礙。比如,有的人列的計劃是:
? 完成今天的工作
? 月瘦15斤
? 一個月看5本書
? 考上某某大學
這些目標都太泛化,如考上某某大學這個目標,總目標沒錯,但是如果不將它具體化,就這樣躺在自己的計劃清單里面,只會給自己添堵。
學會列一個詳細具體的清單,也是克服拖延的一個絕妙的辦法。
比如,你可以將清單列成這樣:
? 早餐:一杯豆漿+一片全麥面包;午餐:水煮菜+煎雞胸肉;晚餐:一個蘋果;(免費減肥食譜,不客氣)
? 做完項目PPT和策劃
? 完成《認知心理學》10頁,計劃十五天讀完;
? 完成《毛概》第一章,做課后習題;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app(非廣告,我考研期間一直在用,非常方便簡單)
拿閱讀《認知心理學》做例子,第一步:添加任務
第二步:設置提醒時間
第三步:設置重復,如每天重復,十五天完成
這樣就得到一個每天準時提醒、為期十五天的小目標了。當完成之后打一個勾,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得到一個良好的反饋,第二天繼續任務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煩悶。
還要注意的是,每日的小計劃不易設置得太多,10個任務為最佳,太多了完成得慢,容易讓自己氣餒。
03 給自己一點小獎勵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個道理用在自己身上也是如此。經常性地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會更加用心地完成任務。
比如說,堅持兩個星期按食譜吃飯,獎勵自己一條漂亮的小裙子;讀完這本書,獎勵自己去電影院看一部喜歡的電影;每天完成10個任務,堅持一個月,獎勵自己一次小旅行...
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還沒有養成習慣的時候,堅持日期不易設置得太長,超過一個月,讓人一眼看不到頭,很容易放棄;
獎勵也要量力而行,不宜將太貴的東西設置成獎勵,如手機、電腦等貴重物品,如果你真的完成了任務并給自己獎勵了一部手機,那么你的滿足閾限會變得很高,下次進行任務的時候,很難讓自己滿足。
一旦小獎勵不能滿足自己,堅持也就沒了動力。
04 15分鐘時長法
在我們面對作業和工作時,會拖延的原因也是因為覺得很難持續注意力,工作太多,沒一會就被其他東西吸引注意力。
上了那么多年課,我們都知道,一堂課45分鐘,我們的注意力最多能持續30分鐘,之后便走神了。這不是我們意志力不強,而是我們的生理機制如此。在非緊急的情況下,即使是30分鐘的持續時間,注意強度也是在隨時間遞減的。
既然是生理的缺陷,就不要跟自己的身體作對。你的身體告訴你,他堅持不了半小時,你卻讓他堅持倆小時,最后結果可想而知,工作學習的效果肯定不好。
那么,就順從他。
準備一個計時器,將學習工作時長分成幾個模塊,一個模塊15分鐘,一個一個模塊的完成。在每一個15分鐘里面,你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完成這一模塊之后稍作休息,繼續下一個模塊,你的注意力就會被重新激活,工作學習效率就會變得更高。
比如:15分鐘內完成PPT大體框架,下一個15分鐘填充第一個模塊,如此類推。
05 少穿睡衣和拖鞋
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我們穿著睡衣和拖鞋的時候行動會自動變得緩慢起來,如果再泡上一杯枸杞,仿佛一秒就過上了退休生活。
其實這也是一種暗示。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換上睡衣之后就意味著馬上就要睡覺了,這會讓我們的精神得到放松,再加上寬大休閑的睡衣,沒有人愿意工作和學習。
所以,在起床之后馬上換掉睡衣,穿上稍微緊身的衣服,會讓自己進入一種緊張狀態:馬上就要去上班\上學了!
這樣注意力回來了,也就能更好的完成一天的任務了。
學會和自己做朋友,和人類的懶惰天性做好協商,在照顧好個人情緒和感受的情況下,努力工作和學習。不逼自己痛苦的學習和工作,因為人會保護自己,如果什么東西讓自己不快樂了,就會自行排斥他,所以,不停地找感覺、試探,尋找跟學習和工作的最佳狀態,就不會因”不愿意“這種情緒而拖延了。
加油。
? ? ? ? ? ? (文來自公主號:憨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