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看到一個段子:男人其實是很專一的,不管20歲、30歲、還是40歲的男人,通通喜歡18歲的姑娘。
看到這個當真是有些哭笑不得,感覺到了這個世界對女人深深的惡意。
讓人難過的是這種惡意不僅來自男性,更多的時候也來自同性,有的時候甚至來自于我們自己。
經??吹揭恍伴L輩”勸女孩子:你都快三十了還挑什么挑啊?找個差不多的嫁了算了;女人一過了二十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有次和朋友聊天,她向我訴苦,上有老下有小,各種壓力接踵而來,怎么覺得一過了三十,自己就像坐上了時光機,一路小跑就穿梭到中年的行列了?,F在不管是干什么,都覺得自己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朋友這話,前面一半我信,后面一半我是不贊同的。
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這兩年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重了起來,格外疲憊。
張愛玲說: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這話不知道讓多少中年男人熱淚盈眶,但女人到了中年又何嘗不是呢?這個社會對女人的要求,不見得比男人就低了。
但要說到了中年不管干什么,都覺得沒有優勢,這話我就不贊同了。不帶這樣給自己套枷鎖貼標簽的。女人為什么要自我束縛呢?
02
不知道有多少未婚時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姑娘,結婚生子后變成圖片中的這位媽媽一樣,既能兼顧家庭和也打拼了事業,帶得了孩子也下得了廚房,還能保持自身的優雅從容,簡直可以拿十項全能的冠軍。
不知道有多少當初毛毛燥燥的姑娘,當媽之后一下子轉了性子,不僅對待孩子格外用心,做事情也開始變得細心耐心了。
現在很多聰明的老板在招人的時候,很多職位更愿意選擇三十歲以上的女性。在他們看來,年齡稍長的女性更務實,更靠譜,更擅長溝通,也不會一言不合就辭職。
我有個同學,在找工作的時候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后毫無這項工作經驗的她,通過這些優勢PK掉了同去應聘的年輕女孩。
其實這種現象不難解釋。湯唯在《不二情書》里面說:“做人勿憚勞,勿恃貴,少做白日夢?!笨涩F實中不是撞得頭破血流,哪個年輕女孩不愛做夢?
年齡大一些的女性,往往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心里明鏡似的清楚,真正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她們少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妄念,實實在在的知道付出與收獲之間的因果關系。
03
亦舒《漫長迂回的路》中提到過一位老師,對待成年的學生總是格外用心,為她為何?老師一語道破:成年后再來學習的,都是發自內心想要學習的。
確實,年齡大一些的女性,吃過了虛榮浮夸的虧,明白囤在腦子里的才是自己的,真正想要學習起來,都會特別努力,也更能堅持。
更多像我這樣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因為上有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的贍養壓力,下有孩子越來越有主見的教育挑戰,中間還有同齡人事業有成的橫向比較,真正覺得是沒有退路,各種壓力也都會轉變為學習的動力。
而很多年輕姑娘,因為未來還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總是充滿了憧憬與幻想,特別是我們這種小城市的姑娘,由于周圍整體的學習氛圍不好,難免會浮躁而沉不下心來學習。
在我以前單身時有個同事,利用休產假的時間一邊帶娃一邊復習,一年內通過了藥劑師考試。我羨慕的要死,可自己那時候年輕無負擔,雖然也整天嚷嚷著要考試,卻三年都沒能通過會計師考試。
現在當我步入中年后,竟也不自覺的有了令后生佩服的學習能力。誰說中年女性就沒優勢了呢?
04
有一次我有件糾結的事情擰巴了好久想不通,和最好的朋友曉雪聊天,她開導我:糾結什么呢?你現在正是最有魅力的年齡,有什么不自信的?
想想還真是的,這些年來,雖然日漸變老,自己內心深處卻從未真正期待能夠時光倒回。
記得二十來歲的時候,有個同事跟我說:看著你的眼睛就想到瓊瑤劇的女主角。我當時以為夸我,心里正美呢,結果對方說:你眼神朦朧,飄忽不定,對未來沒什么計劃,人生也沒什么目標。
我當時雖然覺得他說的有理,可仍然沒有做過任何改變,就那樣放任自己糊涂下去。
沒想到三十歲以后的我,反而有了堅定的目標,堅持的信念,對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這兩年,雖然常常會感到很疲憊,卻也有不止一個人告訴我:你比二十來歲時更好看了。
我當然不會天真的將別人客套的話完全當真,但是我自己都知道,現在的自己,不管是各方面的能力,還是自信的氣場,都可以秒殺當年的自己。
05
說到曉雪,我真的也是更愛現在的她。
不同于我的土圓肥,年輕時的她真的是清純美貌到可以拼顏值的那種,我曾經以為她會永遠看起來都是18歲。
然而歲月不是只殺豬和我,十幾年下來,時光無情的奪去了她青春美少女的光芒。
可是,卻給了她淡定從容,以及事業上的成績。
身為朋友我當然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畢業于名不見經傳的大學,學的還是最沒優勢的臨床專業,從類似于診所的小醫院到三甲醫院;從每天看感冒發燒,到可以單獨做大型燒燙傷手術;再到現在跨專業轉到皮膚科。
每一次進步,每一次跨越,無不脫層皮掉身肉。這樣的努力當然不會被辜負,以至于我覺得自己如果不提升,簡直都不好意思與她做朋友了。
當她向著目標的方向努力,當夢想的光亮一點點照射在她身上,她也更加光芒萬丈。這種光不是那種畢露的鋒芒,而是由內到外散發出來的淡淡華光。
從最初的活潑光鮮,到現在面對困難時的堅持隱忍,我真的也覺得她比青春年少時更有魅力了。
當年的我們,誰能想到人到中年的自己會是這副模樣?
06
張艾嘉在《20、30、40》這部電影頒獎典禮上自我調侃:這女人一過四十,除了年齡往上漲,其他都蹭蹭往下掉。
就像孩子再不乖,自己可以打他,卻不能夠容許別人打一樣;這樣的話,我們自己說說還是可以的,別人要是對我們說,千萬不要信他。
我們要始終相信,我們夢想的好模樣,都是在時光里慢慢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