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年很熱TVB 劇,從最早謝賢的《千王之王》到和閨蜜租碟片回家看的《金枝欲孽》,《溏心風暴》系列,《珠光寶氣》……對無線的這些面孔熟悉的不得了。
不過,好像在香港,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的飯碗沒有分得那么清楚,遺憾的是,香港電影里最經典的古惑仔系列卻讓我這個85后錯過了(可能女生本來就對那些打打殺殺的戲碼不感興趣吧)。雖然因為喜歡電影,也去了解過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但終究錯過了港影最美的年華。直到《無間道》的橫空出世,似乎點燃了即將熄滅的香港電影之光。零零星星的,《無間道》三部曲以后也冒出來幾部似乎能給港影撐起面子的片子,像《竊聽風云》之類吧。此刻我的腦海中確實想不起來其他名字了……
好了,進入今天的主題。直至今日觀賞了《使徒行者》,我又想談一談被我遺忘了很久的香港電影。相信大多數有港影情結的人跟我有同樣的感受:香港再也出不了好電影了。
古天樂,從《射雕英雄傳》里傻白甜的楊過走出新的“黑”高度后,電影水平也是忽高忽低,不過個人認為他還是最適合演繹那種亦正亦邪的反派。《使徒行者》里的他沒有讓我失望。
張家輝,穿西裝的樣子不要太好看了。(哈,此處好想用一顆少女心來形容我的情緒)更撩人的是他那種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高智商氣質,簡直是拉高了整部影片的level !這個角色,最讓我心痛的一句臺詞,是結局。張家輝說:“我卻只想做回博仔”。看人間繁華落盡,不過平淡最真啊。
電影的bug 也太多,反面角色光芒太弱,站不住臺是硬傷,像曾志偉那種的大反派真的讓人懷念。大女主佘詩曼裝瘋賣傻可惜了演技,內地演員張慧雯水土不服,演技直白。人物太多,未交代清楚來龍去脈就草草收場,導演又掉進了“貪多嚼不爛”的怪圈。
不過總體來講,這部電影還是可以推薦。畢竟我給它排在《無間道》之后,畢竟也多少可以慰藉我們即將要遺忘的香港電影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