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家店就像邀請別人走進你的家。我準備好了讓大家跟我一起我的品牌產生更親密的接觸。
自2013年創辦巢覓以來,用頂級的羊絨面料和時尚、精簡的款式以及從前到后細致的管家服務,深受客戶們的喜歡與青睞。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做羊絨做的事這么單一的產品,而且很小眾。我想說我家里以前是做紡織行業的,然后我對面料非常的苛刻。面料從中得不到樂趣,因為你面向的是很小的群體,你沒有改變誰的生活,而我很想為大家做點什么,這一直是我的目的。
我非常喜歡極簡的風格,認為極簡是對設計的高度,自信是發自內心的美。去繁從簡,大道至簡。我個人在給客戶做定制服務的過程中,也會推薦比較簡潔大方的款式,甚至是基礎款,因為復雜的款式,時尚的款式,可能只會一年只能穿了幾次,而基礎底衫可以穿到十年。給客戶定制最適合客戶的款式啊,而不是從中去獲取最大的利益價值。
從小我家就住在紡織廠,父母都是紡織行業的工人,聽著機器轟隆轟隆聲,空中都飄散著棉絮的味道,那是一家制作毛衣的棉紡企業,媽媽是紡織工人,父親是機修工,這樣的夫妻搭檔,在那個年代可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小媽媽就是織毛衣的高手,記憶里小時候經常有阿姨啊、老師,拿著我轉圈圈,一邊念叨著,這個針法好復雜呀,這個花也能織出來的驚嘆聲。
第一次接觸到羊絨是2008年,那年冰災,特別的冷,似乎把所有御寒的衣服穿上了,依然感覺穿不暖,那一年,我的先生那時還是男朋友哈,送了我一件鄂爾多斯的羊絨衫,兩千二百塊,是他一個月的工資我記得,能夠把一個月的工資讓我穿在身上的人,那個時候就堅定自己要嫁給他,也是那件定情的羊絨衫,讓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如此輕薄又保暖舒適的織物,讓我一下從一個穿得像一個大粽子的小熊,變得輕盈了起來,脫下了幾件厚重的羊毛線衣,用一件羊絨加一個羽絨襖,輕松面對寒冬。那是長這么大經歷的最冷的一個寒冬,卻也是最暖的寒冬。
在有了羊絨的意識以后,開始了解羊絨的歷史、產地以及纖維屬性,很幸運的在2012年認識到了我現在的羊絨編織的師傅,有二十多年羊絨制作經驗,之前一直在廣州工作,有了返鄉工作的意愿,于是我腦洞大開,有了做羊絨私人定制的想法,加上先生的大姐夫是在上海做QC,身為sgs紡織品高級檢驗員,給我直接引薦了國內羊絨排名NO·1的康賽妮紗線,經過一年的籌備和調試,2014年開始了羊絨私定之旅。? ?
最早開始是以我的英名同名LiLi命名的【LiLi私人定制】,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卻覺得這剛剛好是最適合我的時代,14年微信才剛剛普及,借助朋友圈,客戶在微信下單,預約上門量體,私人量體顧問提供ipad上挑選想要得款式和顏色,量好客戶的精準尺寸,制作好后送衣上門,確認客戶穿著滿意度,售后還提供贈送一次干洗服務,以及終身維護去球保養服務。
有了優質的材質保證,新穎的服務流程,好的客戶體驗,以及我最最重視的客戶滿意度,從定制的第一件衣服開始,我都是一定要求每一件衣服確保是客人滿意的,一定是客戶滿意才全額收款,一旦有客戶不滿意的情況,都是反復溝通、修改,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從選新款打樣到生產管理到銷售到上門量體,排單生產、檢驗、打包、送貨上門到最后的售后,除了生產,甚至連釘扣、剪扣眼,在師傅們忙不贏的時候,我都幫忙一起做,就這樣,堅持到了現在的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