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中說道:“擊起戰鼓發出雷鳴般的聲響,士兵們積極踴躍地進行演練。衛國開始大興土木,開始建造漕城,修筑工事的士兵雖然辛苦,卻可以不離開家鄉,而獨獨我遠征到南方,不知何時回家,更不知我能否在戰場上存活,平安歸家。
我將跟隨統領孫子仲,聯合盟國陳與宋,征戰在異地他鄉,想到我回衛國的時期無望,致使我心憂忡忡。
行軍途中居無定所,何處可歇何處可停呢? 戰馬跑了我去何處尋?我一路追蹤,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在森林深處找到了逃走的馬匹。
征戰艱苦的生活中,我不由得懷念自己的妻子,我曾握著你的手一起立下誓言:“此生無論生死聚散,我都會和你一起,與你白頭偕老,相伴終生。”可曾想遇到這突如其來的殘酷的戰爭,我們相隔太遠,何時才能相見,何時才能兌現當初的諾言!
這首詩應該是最早的反戰詩了,全詩共五章,將一位不愿作戰、思念妻子的士兵描寫得生動形象。詩中有時空變換,有情感動人,有場景描寫,有心理刻畫,語言簡樸,情感真摯。
詩中更是有千古名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傳承長長久久,深入人心!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云杉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