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裝的最高境界?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幾句詩,據說是漢代美才女卓文君寫的。不過,多數人包括筆者在內對此持否定意見。原因一是最早出現此詩的《玉臺新詠》是一本來歷和編者都不甚清楚的南朝著作,作者不明,無從確定原創。二是此詩語言與《古詩十九首》之類漢詩不同,完全沒有后者的古拙質樸,除非卓美女能玩語言穿越,否則絕寫不出這樣的逼格。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家喻戶曉,也爭議眾多。陰謀與愛情,千百年來,莫衷一是。確鑿的歷史,只有《史記》與《漢書》,外加一本半真半假的《西京雜記》。《史記》與《漢書》的記載幾乎沒有差別,司馬遷比司馬相如小三十來歲,是這位本家的重量級粉絲,所用史料自然可信,在信史面前,班固也只好充分尊重前輩,加以因循。因此,《史記》與《漢書》只能算是1本書,《西京雜記》勉強算半本,破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愛情與命運之謎的線索,即在這1.5本書里。

一、半靠帥來半靠裝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通情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無名氏

司馬相如小時候,家里人給他取了個學名:司馬犬子,也就是“司馬家的小狗子”,由此看出來,司馬相如出身確實很普通。不過,家里人又為他取了一個很別致的字:長卿。讀書后,犬子覺得自己的名實在不雅,便自作主張改成了司馬相如。除了自小愛讀書,他還曾經學劍。這個劍不是指擊劍的武藝,按照顏師古的注解,這劍是以劍遙擊,指哪打哪,看起來近似于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在這樣五迷三道地學習過程中,司馬相如長大了。

司馬相如成長于漢景帝時代,當時漢朝正經歷著由崇尚黃老無為而治向獨尊儒術的轉變。讀書的孩子還沒有一個穩定的渠道能夠入仕為官。司馬相如的家人為他捐了一個郎官,把他送到長安。大概是因為學過劍術,在耍把式方面有所造詣,不久就被任命為武騎常侍,負責陪皇帝打獵和警衛工作,秩級是六百石,算是低檔的大內工作人員。心比天高的司馬相如對此當然不滿意,加上漢景帝劉啟是個平庸的人,對辭賦之類的東西全然無感,這令有志于此道的相如十分失望。后來,司馬相如勾上了酷愛文賦的梁王劉武,便以病免官,投奔梁王當門客,正式開始了高級裝逼生涯。誰知梁王死得早,司馬相如失了長期飯票,只得回到四川家中。此時司馬家因為買官的投資沒有收回,陷入了貧困之中。司馬相如高不成低不就,暫時沒有合適的工作,連裝逼也沒了平臺。雖然不至于餓飯,但他的前途看上去一片灰暗,36歲的大才子司馬相如,變成了一只有待翻身的咸魚。

窮極思變的司馬相如很快便迎來了轉機。他的好哥們王吉在四川臨邛當縣令,有意幫他走出困境,于是司馬相如欣然前往。在一個可以合法買官的時代里,有錢就會如虎添翼,兩人的目光自然落在了當地第一大戶卓王孫的身上,于是由王吉操盤,司馬相如開始了極為高大上的裝逼。

中國社會,世俗勢利,自古皆然。司馬相如五官如何,史已無載,但能夠從現有記載中推定其氣質與風度俱佳。他將手頭僅有的錢,置辦了一乘好車馬,連隨從也裝飾一新,氣度不凡。司馬相如的專車昂昂然駛進臨邛城,吸引到大量的眼球。到達裝逼現場后,一縣之尊王吉親自到縣館,恭敬無比地求見,并且天天如此。一開始相如還出面接見,賓主盡歡,后來干脆耍大牌,連面也不露了,這引起了當地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大家都漸漸知道了,有位牛人連縣令都不甩,而縣令卻還奉之若神,大家也都想親眼見見這位牛人。卓王孫等富豪主動宴請司馬相如,上百名貴客全部到齊,主賓卻一直不出現。時至正午,卓王孫派人再次往請,司馬相如卻稱病不見。面對上百人的疑問與不滿,王吉再次現出老戲骨本色,親自到賓館迎接老哥們。相如迫不得已,只得勉強前往出席。

裝逼裝得不露痕跡,裝得合情合理,才能保證效果。當一身白衣的司馬相如出現在卓王孫家大廳中時,他的翩翩風度立即打動了所有的人,“一座皆傾”。大家這才明白,原來自己的父母官沒有撒謊扯蛋,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司馬先生原來真的是那么與眾不同,那么令人著迷。一屋子臨邛當地精英,一時間全都成了相如的粉絲。

二、美女粉絲也會裝

“當壚卓女艷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負卻今宵花底約,卿須憐我尚無家。”-無名氏

卓王孫是富三代,祖上是趙國人,為了躲避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殺戮而逃到四川。卓家先是開鐵礦,壟斷了與西南夷的鐵貿易,后來又巴結上漢文帝劉恒的同性戀男友鄧通,大做特許經營業務,一舉暴富。到了卓王孫這一代,已經富可敵國。卓有一子二女,只有女兒卓文君名垂青史。

卓文君時年17,沒有花季雨季,有的只是慘痛的現實:她的老爸把她許配給某王孫為妻,可還沒等到過門,那位王孫就給兒屁了。按照禮法,還沒見過爺們什么鳥樣兒的卓文君算是有家的人,她由此一舉成為寡婦,只能在家青燈自守,前途一片迷茫。此時,她的命運轉機悄然出現了。雖然身居閨中,但是她也從家人的嘴里聽說,本縣來了一位司馬先生,風采蓋世,連縣令都情愿卑微地侍奉他。她十分傾慕這位司馬先生。

卓王孫家的大廳里,已經被眾人充分仰視的司馬相如完全找到了明星的感覺。面對羨慕、欽佩、崇拜的目光與表情,他充分入戲,越來越自信。酒宴進行到高潮,王吉親自捧起寶琴,邀請司馬相如為大家鼓琴一曲。觀眾們早已胃口大開,司馬相如卻一再辭謝,稱自己水平有限,不便獻丑,但是王縣令滿臉堆著笑與崇敬,反復請求,司馬相如這才催宮引商,一曲奏罷,全場陶醉,只好加演一曲,再次獲得巨大成功。

司馬相如裝逼到了出神入化境界。他與王吉從坊間傳言上判斷,無緣與宴的卓文君,一定會在廳后偷聽琴聲。只要卓小姐喜歡聽琴,那么他就有了相識相交的借口,也就能繼續隨后的攻勢。因此,相如的琴聲實有所指,他暗中將全部功力與造詣用在彈奏古琴上,使得蒙在鼓里的宴客們無意中領會了當世最頂尖的琴藝。

司馬相如和王吉不知道,卓文君不僅全程聆聽了相如琴,更找機會從窗戶里著眼,把個司馬先生給看了個夠。這一看不要緊,立時把個卓美眉給愛了個七犖八素。《史記》與《漢書》都沒有記載卓文君的長相,半吊子《西京雜記》里倒是說她長得不錯,但這0.5本書的真實性無從考證,因此,歷史上的卓文君很可能是個相貌平平的女人。正因為這個原因,卓文君當時的心情是“恐不得當也”,也就是害怕自己配不上人家。因此,當演奏完畢的司馬先生按照計劃買通卓文君的丫環,暗通款曲時,卓文君的表現完全出乎司馬相如的望外:她一刻也沒猶豫地接受了勾引,連夜主動出擊,跟司馬先生私奔了。

司馬相如面對這擴大化的戰果,如同得了寶貝一般,立馬帶著美人回了成都家中。司馬相如的裝逼預算有限,購買行頭和向卓家的丫環行賄,已經花光了全部資金,卓文君面對的,是婆家家徒四壁的現實,但是,處在愛情浪尖上的卓文君哪里還能在乎這個呢?看到司馬相如賣掉貂皮大衣來供養自己富二代的生活,她終于坐不住了,要裝大家一起裝。她帶著司馬相如回到臨邛,認定“跟著小兄弟們干民間借貸為生,也比現在受苦強!”到臨邛后,二人賣掉馬車開起酒館,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進入到“文君當壚”的模式。卓王孫最終敗給女兒,分過來八分之一的仆人和一百萬錢,再補齊女兒出嫁的衣被財物,司馬相如一躍而為成都富豪,完成了咸魚翻身第一跳。

如何評價這場愛情呢?贊嘆者有之,指責者有之,只要我們翻翻舊書,很容易看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我小的時候,老媽喜歡給熟人介紹對象。有位遠房親戚,當時在眾人羨慕的國有肉聯廠當工人,卻因為個頭太矮而一直找不到對象。相親的時候,老媽以及其他親戚紛紛出手,指點江山,激揚婚戀。最重要的,是教給小伙子有效實現內增高;次重要的,是陪同相親的人,必須只能比武大郎略高一點,以顯示小伙子的身材偉岸。通過這些小聰明或者說小手段選得的媳婦,后來并沒有因此而鬧掰,這些舊事反而成為夫妻間玩笑的經久話題。

因此,男人為討老婆裝裝逼,古今皆然。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一場愛情陽謀,無可指責。司馬相如的裝,是高明至極的造勢與炒作,并非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司馬相如當時很可能有老婆,但他完全可以納妾,卓文君是寡婦,在西漢還沒有那么嚴苛的再嫁限制,二人婚配,并無傷天害理之處。馬卓戀除了刺痛勢利眼老丈人外,沒有傷害任何人。

三、不能知足的男人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

傳統意義上,未婚女人如同枝頭最紅的蘋果,眾人仰望時,越看越好看,一旦從樹上摘下(婚嫁),便身不由己了。

男人則迅速地交上好運,忙著實現人生的三級跳了。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在成都過著富豪生活,他早年寫的《子虛賦》,卻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官運。漢景帝駕崩,兒子劉徹繼位,這位精力充沛的帝王,在度過了初期奶奶主政的懵懂無奈之后,開始以自己獨特的風格,駕馭著龐大的漢帝國向風高浪急處前行。劉徹讀了《子虛賦》,大感受用,為他管理獵犬的楊得意忙借機向他引薦四川老鄉司馬相如,皇帝立即召見了這位成都闊佬。司馬相如回家連夜加班,為皇帝寫新賦,滿足了年青皇帝好大喜功、虛夸浮躁的價值觀,受到了空前的賞識,被任命為郎官,成為皇上的紅人。

運氣一來,就再也擋不住。此后幾年間,相如在長安為天子寫御用文章,完成咸魚翻身后的新跳躍。他的老家四川出了大事。漢武帝劉徹力拼匈奴、開通西域,又聽從手下人的建議,向南開邊,要通西南夷。主事的唐蒙立功心切,從四川征調了大量人力物力。蜀道難,西南夷道更難,唐蒙的軍令下達,很多地方無法完成任務,唐蒙即毫不客氣地軍法從事,四川為之震動。上訪的人一多,劉徹覺得不太對頭,想起來身邊有個四川人司馬相如,便命他到四川去看看唐蒙這個龜兒子在鬧哪樣。

欽差大臣司馬相如很快便平定了川人的情緒。這次出差使司馬相如認識到,靠武力與蠻干征伐,是不可能通西南夷的,一個新的政策在他心中形成。他建議一籌莫展的皇帝,以收買的形式做好相關工作。劉徹耳目一新,便任命司馬相如為中郎將,全權負責這項工作。

司馬相如終于取得了高級職稱,帶著三大副手,四駕馬車,撐起天子親賜的大旗,威風凜凜地回到了成都。這回是真的,他再也不用裝了。現在,沒有導演王吉,一切也都順利開演,比劇本寫得都要完美。到達之日,蜀郡太守親自率百官郊迎,縣令們紛紛背上弓箭袋,爭當開路先鋒,當上的如蒙大寵,沒當上的如喪考妣。消息傳到臨邛,全縣人民再次興奮得要瘋掉,以卓王孫為首,各大富豪排著隊給司馬相如送禮套近乎。卓王孫樂得嘴巴都合不攏,長嘆道:該把文君幺妹兒早點嫁給相如啊!

四、不得不知足的女人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斷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白居易

男人就是這樣一種動物。新婚的和諧快樂過后,什么都不能再把他拴在女人身邊,女人之外,他要去追求更多的東西。

雖然我們總喜歡給童話故事套上一個完整美好結局,但卓文君婚后如何,卻已不得而知。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除了講到卓文君在成都過富婆生活外,并沒有提到夫妻琴瑟和鳴的幸福生活,也沒有提到卓文君在老公的創作上有什么作用。民間傳說的文君欣賞相如文采甚至幫著相如改稿,恐怕只能是傳說。

更要命的是,卓文君遇到了不少尷尬,其境遇完全不是現代的我們所能想象的。

司馬相如36歲娶卓文君。按照古人早婚的傳統,他不可能沒有正妻。當初王吉要幫助好哥們司馬相如咸魚翻身時,著眼的就是“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不是長卿久單身無偶。因此,卓文君嫁到司馬家,很可能只是一名妾。按照當時的禮法,作為望門寡的她,也根本不可能當上正妻,因此,這一點很可能并沒有影響卓文君的情緒,這就是命運。在那個缺少愛情的時代里,能夠嫁給心儀的男人,卓文君就已經知足了。《史記》記載,司馬相如死后,漢武帝派人去其家中索要遺作供自己觀賞,“其妻”回答說相如什么作品也沒留下。此處的“其妻”,肯定不是卓文君,因此按照前文的記述,如果卓文君是司馬相如的正妻,司馬遷在這里就會明確寫上“其妻文君”或“其妻卓氏”了。

卓文君私奔的時候,是17歲花季,她與老公司馬相如有19年的年齡差,因此,司馬相如死時,卓文君正當盛年。司馬相如很早就患有糖尿病(史記上說的渴疾),眾所周知,糖尿病人有一個并發癥就是性功能減退,由此可以推知,卓文君嫁給司馬相如后,長期經受著無性生活的煎熬,這對一個虎狼之年的女人而言,絕不是個福音。正因為此,《史記》、《漢書》和《西京雜記》,都沒有關于相如和文君子嗣的任何記載,兩人的愛情沒有結出應有的花朵,卓文君很可能終生未育,在司馬相如死后,她孑然一身走向了人生終點。

更要命的是,根據《西京雜記》的說法,性無能的司馬相如晚年居然想再次納妾。他看上了長安茂陵的一位美女,便動了心思。卓文君對此堅決反對,寫了《白頭吟》,送上決別信,并不惜以離婚為代價。在反對面前,司馬相如最終退卻,放棄了納妾的念頭。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目前看到的《白頭吟》根本不可能是當時卓文君所寫,決別信的真實性也可想而知,那些青年男女傳唱一時的名句,不過是西漢后某文人的仿作而已。

如果文君不是正妻的說法是史實,那么,她很可能沒有隨司馬相如應召去長安,因為相如那一級的官員,其妻只能是領誥命的所謂正室。妾是用來發泄性欲或傳宗接代的,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官方視野中。有的學者曾提出,卓文君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離開成都和臨邛,根據現有的史料,我只能悲觀地說這個推斷是正確的。正史中關于卓文君的最后記載,是司馬相如風光回到四川后,卓王孫完全被司馬相如傾倒,后悔沒早點把閨女嫁給他,便主動把家產分給卓文君,在重男輕女的鐵幕下,卓文君破天荒取得了與哥哥或弟弟相同的財產繼承權,在西漢,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在那樣一個時代里,沒有銀行與投資可言,卓王孫的財產多為田產或商鋪,這些財產分給卓文君,自然意味著卓文君的大量時間是在臨邛度過。

這些財產,算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結合后獲得的為數不多的利益了。作為一名妾,卓文君忍受了居人下的尷尬與屈辱,忍受了與丈夫長年分離的孤寂與落寞,最終還要經受老公移情別戀帶來的失落與憤怒。這就是女人的宿命。晚年的卓文君,廣有錢財,天天出入高檔會所,隨心所欲地購物shopping,除此之外,一無所有。面對命運的重壓,女人只有不得不知足,才能端正心態,應付過去這種宿命。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晚于司馬相如900年的杜甫寫這首《琴臺》時,相如文君早已消散,愛情的琴聲也已絕響。無論你喜歡也罷,討厭也罷,愛情的陽謀隨時都在上演,男女的宿命都在流傳,無關善惡,無關悲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45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8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4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4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