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這座城市最熱鬧的時候,人們都在忙著準備年貨。走在街上,年味越來越濃了,有著急的人家早早把窗花貼了出來,紅彤彤的,很喜慶。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每到春節便會跟著父母走親戚拜年,最喜歡的就是看路上別人家的窗花,不光看,還要纏著父親講,往往十分鐘的路程走了半小時還多。
其實,瓷器上的紋飾也跟窗花相類似,匠人們同樣把美好祝愿用畫筆用心地畫進畫片,燒在瓷器上。而且瓷器紋飾更比窗花多了一層精神上的寄托,比如蓮花的脫俗、山水的出世、松竹梅的清高等等。借著這喜慶的日子,不妨就拿幾件覺山隱窯器物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纏枝蓮紋大概出現在宋代,后來成為明清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紋飾之一。這種藤蔓卷草經提煉變化而成的紋飾,以蓮花為主體,蔓草纏繞為結構。纏枝蓮又稱為串枝蓮、穿枝蓮、萬壽藤,寓意吉慶長壽,因為連綿不斷的結構,又具有生生不息之意。而文人雅士又將它看做追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至高為人的標準的象征。
可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心目中,纏枝蓮的含義卻有些不同,賦予了更多一層含義。他們常把繪有纏枝蓮的瓷器賞賜給臣子,取清廉之意,希望潔身自好。同時,作為御用器則希望皇室百代纏綿、帝位永固。
折枝蓮與纏枝蓮一樣是最早見于宋代的蓮紋,多見佛前供器,因此帶有折枝蓮的器物一直被視為吉物。尤其元代非常流行,不過明中期以后比較少見。
清三代帝王崇信佛教,所以蓮紋在官窯器中很常見,除了纏枝蓮外,御窯廠也燒造了不少折枝蓮物件,以仿永宣青花點工器最著名。
暗八仙,也就是八仙使用的法器。所謂人物為明,法器為暗,一明一暗雖然樣式不同,但都是由道教發展衍生而來的吉祥符號。
在民間,暗八仙象征廣通神明、諸事順利、逢兇化吉,也象征八仙賀壽。而為了凸顯長壽寓意,暗八仙不僅單獨成畫,還常與仙鶴、靈芝、壽桃、月華等祥瑞之物一同出現。
自古以來,最喜聞樂見的紋飾,尤得皇家所愛。實際上剛傳到中國的時候,也是只有皇宮貴族才有幸得見的稀罕東西,普通百姓根本看不到。因此,這種神話般的動物被賦予了辟邪崇的神性意義,成為權力與威嚴的象征,所以我們看到官窯器中獅紋占比重很大。
而在民間,百姓的想象力更加豐富,取「獅」與「事」的諧音,正所謂事事如意。另外,「獅」不僅和「師」諧音,字形也很像,古代又有太師少師的官制,都是輔天子之官,位極人臣,所以帶有獅子形象的紋飾無論在日常民俗,還是在文人雅事中都非常常見,寓意官運亨通、財源廣進。比如宋元時,獅戲繡球紋開始在朝廷與民間同時興起,明清達到鼎盛,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獅球紋」的前身,這種紋飾被視作吉慶瑞兆。
寶相花由佛教藝術演變而來,象征「富貴永盛,諸事圓滿」,早期造型來源于蓮花,隋唐開始流行,明代時裝飾有寶相花紋的瓷器成為皇室專用貢品。據《明史》記載,寶相花一度成為帝王后妃的專用圖案,與蟒龍一樣,禁止民間使用,但很快解除禁律運用于服飾上。
后來,寶相花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普通百姓日常用具上,如各種盤、碗、杯、壺、瓶等器皿。紋飾多以寶相花紋與纏枝紋、錢紋、回紋等有吉祥寓意的紋飾同時出現,我們可以在很多大拍標的和館藏中看到,這種紋飾也成為最經典的組合。
嬰戲圖是傳統瓷畫題材之一,專門描繪兒童嬉戲玩耍時情景,且常與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相結合。傳說這種繪畫題材是源自佛教信仰,再受道教影響,到唐朝時,嬰戲圖才脫離了宗教范疇,轉變為流行的日常裝飾紋飾之一,寓意子孫興旺、家族久盛,延續至今。
宋代時嬰戲題材開始大量出現在瓷器紋飾中,元明時青料限制,嬰戲紋飾很少。到清早期非常盛行,無論官民窯燒造量都很大,也留下來不少精品。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無論皇族還是百姓,對多子多福的情結特別崇尚,所以嬰戲圖相當受歡迎。有意思的是,清代官窯嬰戲圖以貴族弟子的游戲場景居多,而明代則以民間活潑清新的場面為主。反映在民窯器物上,則是出現很多寓意升官發財的內容,比如童子穿官服騎馬的題材在康熙民間就非常多。
八仙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神仙,八仙原本是不同時期的人物,因元代曲本中的八仙祝壽一詞而將各時期的人物給撮合在了一起。八仙祝壽則是最有名的宮廷傳統畫片,因為民間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宋代,由于人們的口口相傳至元代時被改編成曲目,此后一直延續至今。但實際上,瓷器上多為八仙為南極仙翁拜壽,而非西王母。南極仙翁是道教中主人壽的神仙,為福祿壽三星之一。
陶瓷中出現以八仙人物故事為題材是金元時期磁州窯瓷,元以后逐步被廣泛使用。明中期開始,隨著道教興盛,從嘉靖萬歷朝時起這類題材越來越多,也直接影響到清代陶瓷的裝飾。加上清代祝壽文化盛行,所以自清三代開始,八仙紋飾器物就成為家家戶戶壽宴或壽禮的標配。
八吉祥是一種帶有濃厚佛教色彩的典型紋樣,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八寶。按照佛家的說法,八吉祥分別指的是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原是流傳于藏傳佛教地區的八種寶物圖案。八吉祥在瓷器紋飾上常與蓮花組成圖案,多為纏枝蓮托八吉祥的構圖。
經典上對八吉祥寓意有詳細記載:法輪,佛說大法圓轉萬劫不息之謂。法螺,佛說具菩薩果妙音吉祥之謂;寶傘,佛說張弛自如曲覆眾生之謂;白蓋,佛說偏覆三千凈一切藥之謂;蓮花,傳說出五濁世無所染著之謂;寶瓶,佛說福智圓滿具完無漏之謂;金魚,佛說堅固活潑解脫壞劫之謂;盤長,佛說回環貫徹一切通明之謂。
龍被譽為萬獸之首,一直被視為王朝統治者的象征。古代帝王也被稱為真龍天子,穿龍袍,戴龍冠,住龍庭,日用瓷器上自然也少不了龍的紋飾。所以,在歷代官窯瓷器里,代表著一切祥瑞之兆的總集和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是應用最多的動物圖案,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史。
從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到歷代帝王的精神支柱,我們今天看到的龍紋,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而瓷器上有龍紋出現,大約是在五代時期。常見的云龍紋則源于唐宋五代,以龍為主,以云為輔,寓意氣象萬千,風調雨順,明代御窯廠就燒造了很多云龍紋瓷器,非常有味道。
其實,千年瓷器,萬款紋飾,恐怕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暫且分享幾個動物、植物、人物和圖案的畫片,如果各位喜歡聽,我們后續再聊。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撣塵的日子,也是傳統的小年。不過在古代,過小年也相當講究,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南北方也有差異,不能隨便。但無論怎樣,春節是越來越近了,覺山隱窯在此給各位新老朋友拜個早年,祝大家天天吉祥,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