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真不是一件能停下來的事,停了許久,想寫點什么,總感覺力不從心。思維發(fā)散得厲害,寫什么都覺得言不盡意。
畢業(yè)以來,為生存奔波勞碌,沒了飄飄然羽化登仙之氣,突然間終于像了個俗人。俗人也好,俗人的詩,俗人的文字也因此有了煙火氣。不拘泥于小情小愛的俗人,果然是不同與以往的瀟灑自由。
人格,身體,思想,金錢等等各方面的獨立,使得我變得更加清晰和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該往哪兒去,怎么去。我慶幸自己在這個恰當?shù)臅r候明白這個道理。一個人能為自己活著,是一件多么難得和幸運的事,顯然,我是個幸運的人。
我成長的環(huán)境其實使得我從心底是個自卑的人,這些年來,所做的種種選擇與決定,摸爬滾打中竟也走出了一條少有遺憾的路。我不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但我是一個擅長吸收養(yǎng)分的人,但凡一點點使我變得更好的人或事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中,都能促使我得到巨大的成長,這或許就是我一路走來能至今日的原因。
柴靜說的一段話與我內(nèi)心的想法很是貼切:“我們成長的那個年代,老師跟家人還沒有來得及去教養(yǎng)孩子的心靈的時候,實際上我是靠著陌生人的啟發(fā)和契機,才開始心靈中一點點土壤的培育,所以我是由讀書構(gòu)成的”。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便是通過讀書,讀書改變了我,它讓我在還沒有能力走出大山的時候,看見了這個世界的千姿百態(tài),它讓我知道,我可以成為那個小山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不一樣的人。我如今回去再看見那些與我一同成長卻不再同路的人,內(nèi)心不經(jīng)升起一陣惋惜,他們站在父輩的肩膀上,卻只成為了和父輩們一樣的人。
一輩與一輩之間,該是不斷向前進的,就像我如今看到那些出生即跨在我人生終點上的人,說不羨慕是假,說嫉妒卻也不必,按照正常發(fā)展的軌跡,一代人拼不過幾代人是很正常的事。我也知道這個世界本不公平,故而,我從未責怪過我的父母,我知道,我能有今日,他們已然盡了全力。
我其實很為自己慶幸,因為我有選擇,我可以成為任何我想成為的人,我可以去這個世界的任何地方,我可以愛一個我最想要愛的人,我可以不將就的過我的一生,只要我足夠努力,我想的,都會成為現(xiàn)實。
我想為我自己活著,我可以為我自己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