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燈的的單位拿到了政府批復的復工令,復工如期而至,又回到了忙碌的工作。
盡管,此時的情形與往日大不相同,甚至有些悲愴,有朋友打趣:我們這是要錢不要命啊。
早上走出家門的時候,媽媽總是不放心,再三囑托我一定要帶好口罩,不要在餐廳吃飯,一定要我回家做飯給我吃。
我初時甚為不耐煩,可是出門看到晨陽下已在寒風中的超市門口排隊許久的那些叔叔阿姨,心下便忽的產生落淚的沖動:
盛世之下,布衣百姓,有時候光是活著,就已經是拼盡全力。
前幾天,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林鳴醫生分享的一則故事,感動了你,我,他等許許多多的人。
有一位老母親,她的兒子已經64歲了,此次不幸確診了新型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其他人怕傳染,于是她親自來照顧。
她說,“我已經90多歲了,生死都無所畏懼了。”
這位婆婆衣不解帶守了4天4夜,餓了就吃點泡面,困了就在窗前瞇一會。后來,她借了紙筆給她兒子寫了留言,并麻煩護士轉交給兒子500元,讓他托人買生活用品。
這位老母親在留言中一字一句寫道:“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我不要你死,我只要你活……”
在媽媽眼里,不管孩子多大都是孩子,她不顧自己是否垂垂老矣,是否力不從心,甚至不顧自己的生死,也要拼盡全力護他周全。
就像我們小時候生病,
“她”整晚守著我們那樣……
疫情期間,電視節目中的好人好事看過太多,惡人惡行也識見了不少,見得多了,慈悲心與憤慨心均已大減,但是有個節目卻觸動了青燈心中最柔軟的一角。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年度重來,又一次燃起戰火,這一次加盟的有我喜愛的歌手——毛不易。
很早就聽毛毛的《消愁》、《牧馬城市》等歌曲,為他詞曲中透出的早慧與云淡風輕而拍案叫絕。
這一次,他帶來的一首寫給亡母的歌《一葷一素》又一次感動全場。
歌曲中間那段東北地區廣為流傳的搖籃曲的混入,更讓人感傷連連,幾欲淚奔。毛不易在成名之前在杭州的一家醫院做實習護士,他曾經回憶說:
“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看到過很多個個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但第一個在我面前死去的,是我本人的親生母親。”
媽媽在病床上還始終記掛著我,她病臥在床,還說“為什么把他叫回來?我兒子每頓飯得吃一道葷菜一道素菜,我現在在床上躺著,怎么照顧他呢?”
當媽媽的,自己躺在病床上,還在嗔怪為何要把兒子叫回來,心心念念不忘的還是兒子能不能吃上一葷一素,這就是一顆母親的心。
正因此,這首歌名就叫作“一葷一素”。一葷一素,短短四個字的背后,是一位普通母親無盡的愛。
這場災難人人涉身其中,無人得以幸免,無數人前赴后繼地去疫區如蠟燭般點燃自己,他們都是一個個兒女,家中都有殷殷期盼待兒歸的老母親,可是為什么,明知道有可能性命不保,卻仍愿意“捐軀赴國難”?
那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母親曾經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相同的愛,今天,我們要把這種愛的力量傳遞給他人,才能不負曾經的教育。
在最危險的地方,他們是醫生、他們是丈夫、他們是妻子、他們是女兒、他們是兒子、他們是父親、他們是母親、他們是朋友……但“他們”,更是每一個“我們”……
我們這些普通人身上的些許人性的微光,以及內心深處那種想要好好活下去的頑強意志,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懷,才是此次疫情最好的“特效藥”。
周星馳的名作《喜劇之王》中有這么一個場景:
張柏芝說:“你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周星馳說:“也不是,天亮后便會很美的。”
事實上,它已經亮起來了。
文章來自公眾號:青燈夜談。版權所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