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翻開此書《金字塔原理》前,真的是不太明白,原來文章要這樣寫,你的表達才清晰,讀者才更能看明白。
之前以為只要一股腦的把自己想寫的寫出來就好,就像自己說話一樣。但最后得到的反饋,統統都是,你講了這么多,我還是不太明白你說的是什么。
上次說到寫文章一定要結論先行,以前自己就會犯錯誤,總想憋個大招放在最后,到時讓所有人驚艷,結果卻是大錯特錯。特別是現在的新媒體寫作,不缺閱讀資源,一開始不能有明確觀點吸引人,閱讀者多半選擇棄而不看了。
再結論先行的總思想下,要理清金字塔原理中內部的子結構::
主題與子主題之間的縱向關系
各子主題之間的橫向關系
序言的敘述方式
1,縱向關系能夠很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一般可以引導采用疑問/回答式的對話。
2,橫向關系,一般是演繹思想的組合,由幾個承前啟后的論述組成的。最常講的是3段式論述。第一個表達某種思想,第二個思想是對第一個思想的主語或謂語作出表述,第三個思想則從以上兩個思想中得出推論。
這樣的表述很抽象,借用書中的案例:
所有的人都會死
蘇格拉底是一個人
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簡單概括就是,由以上可以歸納概括得出某個結論。
3,序言的結構,最后是采用講故事式的形式呈現。主要包括背景、沖突、疑問、回答這幾個要素。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我們看現在很多文章,一般開頭都要有個引入,這個引入就相當于序言。比如是什么微博熱搜發生了某件事啊,肯定有什么沖突,然后你發表你的觀點(疑問,回答)。
知道了金字塔內部子結構,那如何構建呢?有兩種方式,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構建金字塔的步驟:
1,提出主題思想(擬出文章標題,)
2,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關注點)
3,寫序言:背景——沖突——疑問——回答(引入)
4,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闡述觀點)
5,對受眾的新疑問,重復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闡述觀點)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各種想法)
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關聯)
3,得出結論(主題中心思想)
對于初學者而言,更易上手的是前一種而非后面的,因為有了大體的框架,才不會將行文走偏,有了框架再往里填充內容更為簡單。
在寫序言時,先寫背景。這樣更易讓讀者進入閱讀狀態不會顯得突兀。
多花時間思考序言里的背與沖突,理清信息,然后才有可能做出疑問的回答(解決方案,觀點等)
大的背景一定是在序言(引入)中,避免讀者在追尋答案過程中,才去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混亂中。
在序言中,更多的是趨于一致認同,讓讀者了解并知道,哦是有這么一回事。
在關鍵句層次上,更宜選擇歸納推理法而非演繹論證法
演繹論證法如:因為xxxx有了aABC,所以應該如何如何
歸納推理,即是結論先行:應該這樣做——原因有1,2,3
書中2,3章歸納有2點
金字塔內部子結構一般包含縱向,橫向,序言三個結構。構建這三個結構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新手最好用自上而下練習,先列主題,分論點,搭框架。
核心精簡內容,今天到這,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