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旅行都要伴隨一個美好的故事,故事的開頭是關于感悟,故事的結尾卻是無盡的想象。
這次outing之前,本沒有太多想象,無非是游游山玩玩水,旅途最重要的不是沿途的美景,而是沿途的美景所帶來的內心的感受。
01
11月4日的行程是在路上,中午在浙江臨安吃飯,據說臨安的小核桃很有名,卻也無緣得見真容。晚上的晚宴在黃山半山腰的軒轅酒店中餐廳,吃得很是酣暢。徽菜的色香味兼顧,幾大名菜也有幸一一品嘗。
晚上大家都去溫泉了,幾個小姐妹窩在酒店斗地主,平時的媽媽們難得出來放個風,一放風球球媽媽就當上了地主婆,還是極其難打倒的那種。所幸沒有積分榜,不然會輸得褲衩都不剩。后來救兵到了,終于翻身農奴把歌唱,卻也是引狼入室,帶來個更厲害的地主婆。良辰美景就這樣在我們的斗智斗勇中度過。結束時打開窗戶,涼涼的山風迎面吹來,頓覺神清氣爽,抬頭一看,漫天星辰。今夜,星光璀璨。
02
11月5日,上午團建,下午爬山,行程緊湊(筋抽,這是我原來打出來的,事實證明這樣說也沒錯,因為很多人到晚上都腳抽筋了:)
團建活動跟豆一組,還有小明。提起小明,另開一篇詳述,這也是一位斜杠中的大神,至少我是這么認為。先繼續描述我們的團建活動。團建的任務,報數分組后定出組長,隊名,隊徽,隊歌和口號。我們是山神隊,幸好沒有打倒山神隊……還有的隊名,逢賭必勝,2到沒朋友(大意),老司機等。
第二個任務是各組穿好隊服后擺出公司logo,航拍。據說這個我們只花了12分鐘,別的團隊都要一個多小時。暗自想,是說我們團隊凝聚力強還是logo簡單呢?兩者都有吧。
第三個任務,管道運球。團隊每人拿一截剖開的PVC管,接成一個渠道運球至一定距離外指定的紙杯中。練習時我們隊伍一次都沒有把球掉下來,包括正式比賽,我們組也是一氣呵成,非一即二,可奈何裁判根本沒記住順序,只能重賽。一來黑哨影響士氣,二來別的隊伍從旁起哄,中途我們的球掉了三次。隊中人人扼腕,不過某位隊友的話卻是云淡風輕,讓我從惋惜的情緒中回了一點血。他說輸贏不重要,過程大家都have fun,enjoy到了。也是,團建的目的難道不在于此嗎?have fun,enjoy it together!
第四個任務,泡沫墊上站人,腳不沾地移動到指定地點。過程中需要制定戰術,合作,抱團,互相扶持。姐姐妹妹拋卻矜持,男女大防,腳踩,肩扶,一步一步挪向終點,可惜的是,最后的處理并沒有十分明確,導致我們的墊子被沒收,看到全隊都在俯臥撐深蹲起(以拿回被教官沒收的墊子,幫助最后一名隊員到達終點),那一刻是感動的,最后一個隊友并沒有被拋棄被放棄,我們在一起!團隊的意義!
團建結束時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大家扔帽子表達畢業的興奮時把航拍的無人機給打落了,螺旋槳還碎了…這就叫樂極生悲么?捂嘴偷笑中。
下午的行程是征服黃山。也有人稱之為拉練。第一撥上山的同事按照導游的建議,去征服西海大峽谷。我們從云谷寺上山,坐纜車上白鵝嶺,然后一路經北海,西海,到達大峽谷,深入腹地,然后做有軌纜車上山,繼續向上,到達光明頂,飛來石。短暫停留后,下山到達白鵝嶺,坐纜車下山,回到云谷寺。其中等待有軌纜車最為耗時,大約一個多小時。回來白鵝嶺纜車站的最晚時間是五點。所以,這對普通腳力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一路奔走,無人停留,美景被辜負,身體卻是得到充分鍛煉,更是一場肺的盛筵。
爬山過程中,幾個女孩子帶了點零食,細心的黃校長看到,就指派了所謂的挑夫幫我們拿著,裝著的都是水和食物補給。這種安排兼帶了一對一幫扶作用,主要是怕女孩子體力差掉隊,然后在深山里迷路,那后果是不堪設想。
出發點原是極好的,結果變成了我們在后面哼哧哼哧追趕挑夫的過程。這就好像在兔子眼前系了一根胡蘿卜,卻是怎樣也吃不到嘴。幸好中途追上拿了瓶水。不過還是很感激這樣的安排,一是的確省去了我們拿東西的麻煩,至少還騰出來一只手拿相機拍照。二是確有激勵作用,追趕是為了不掉隊。
文字描述一下黃山的景色,目之所及,群山綿延,不知所起,不知所終。尤其到了傍晚,水氣上升的之后,云霧繚繞,仙境一般,原來還疑惑本來是山,為何取名北海,西海。等看到景色再一細思,竟是再準確不過。奇松,怪石,云海。夕陽以他的溫柔,擁抱了大地上的每一角落,搭配霧氣繚繞的效果,如夢似幻。
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去泡溫泉,閑得實在無聊又找不到人聊天或是打牌,只能抱著手機刷紅包,收支平衡后眼皮也開始打架了,放下手機后開始進入夢鄉。
夢很奇怪,半夜兩點從夢中醒來,幾經折騰竟無法再次入眠。多么難得的飽覺,我竟要如此錯過么?好在不知過了多久終于沉沉睡去,這一夜再無夢魘侵擾,一直到七點叫早鈴聲響起。
03
11月6日,宏村。一樣的艷陽高照,萬里無云。白墻黑瓦的宏村,拍照再適合不過,奈何已不再年輕,看這種久經年歲的建筑,不免悲春傷秋。宏村本是特別適合文藝青年的去處,一襲白紗紅裙,挎上只單反,往湖邊一站,經過湖里的蓮葉蓮蓬的襯托,自成一道風景。
湖邊很多人在寫生,確實是好景好地好天氣,古人稱之為天時地利人和。不忍打擾,只靜靜的在他們身后拍照,默默離開。忽然想起一首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午飯在屯溪區解決,飯店離老街不遠,行程很緊,所以導游并未告知,誤打誤撞進去后,買紀念品是必須的,可惜了我看中的木頭,因價格沒談攏,沒有出手。腦海中一直縈繞著靳羽西書中寫的,每到一處必買當地藝術品回去裝點自己的家,遙想自己新家的模樣,會覺得好歹日子也有點奔頭。
至此行程完美結束,感悟良多,憧憬著下一次的旅行,是不是會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悟。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我是小K,我在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