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后,大家都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有的留在了二三線小城市,有的留下來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有的走培訓的道路,有的直接走向職場,也有的去創業了。
我也才畢業大概半年不到,在一家小型公司,每日都在電腦面前,敲著一點點的代碼。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說他要出去走走,他放棄了之前經營了差不多一年的公司,決定要去外面看看,然后找一個新的城市,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換個新環境生活。
就在前幾天,有另外一個朋友,說他已經去實習培訓了,而此前不久,他還在準備著考研。后來,他告訴我,他不想繼續考研了,想直接出來工作。我一開始一直勸他不要放棄考研這個好機會,后來,我明白了他的想法,就像當年我義無反顧的直接去工作一樣的,只不過他還嘗試了一下考研。
最近,也有一朋友,說他想換工作,因為現在的工作讓他覺得沒有多大的發展空間,他需要駐扎在一個二三線小城市的一個鎮上的工廠上,雖然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也算輕車熟路了,但他總覺得這樣是不是沒有多大前途,畢竟傳統工業需要轉型期,發展還并不是那么明朗。他好像看不到或者已經沒有耐心等下去了,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出去,創一番事業。
每個工作日都在上班,每天過著重復的生活。很多時候會讓人產生迷茫的感覺。自己到底在干什么,這樣上班到什么時候,上班除了拿那點工資養活自己,上班還有什么用呢?
上班的出路在那里呢?
上班的出路,首先要說一下這個出路吧。什么叫出路,通俗點來說,出路就是能夠擺脫逆境的門路,能夠向前發展的途徑。所以,上班的出路,就是擺脫天天上班,沒有目標,感到迷茫的這種困境,找到上班能夠向前發展的途徑。
我簡單的總結了幾點。
首先,要明確上班的目的。上班,不僅僅是為了到手的工資,還有未來潛在能力的發展。如果天天為了工資而上班,那注定是很被動的,也會失去自己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其次,要提高上班的效率。上班的時候感到很漫長,感到是一種煎熬,這肯定出在了工作效率上,當然,不想工作的除外。上班的時候,盡量努力提高效率,等時間內能夠完成任務,甚至更快,然后就可以給自己一些緩沖的時間。效率的提高,當屬勞逸結合,還有找對方法和思路。
再次,要規劃好下班的時間。很多時候,不是上班毀的時間了自己,而是下班的時間毀了自己。下班以后,該放松的時候自然可以好好放松,可以自己學一個菜,可以飯后去公園散步,可以看點最新的或者喜歡的電視劇電影之類的,也可以繼續學習點新東西,新技能等等。下班時間特別寶貴,這是屬于自己的時間,需要好好規劃。
最后,要把上班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上班,只不過是生活方式的一種,生活方式還有很多很多。當你覺得這種生活方式不適合你的時候,而這時候你恰好有更好的方式,那去嘗試新的,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而如果沒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那就欣然接受吧。
上班,雖然有很多的限制,但也是一種最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了。
上班的出路,其實在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