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主因助緣因果輪回——愛之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情之為何物,一片癡心盡東流。
-1-
昨天晚上,已經參加工作的學姐在陽臺上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后忿忿地進來,“你們說,我到底該怎么幫她!”
“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和另一個室友一齊問。
在學姐略帶不平之氣的敘述中,我們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學姐的好朋友,姑且稱之為C姑娘吧,人美心好能力強。目前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
一個男同事,姑且稱之為小B吧,人帥開朗業績好。比C姑娘早來兩年,目前挺受領導重用。
C姑娘剛入職沒多久,小B就不時地約她吃飯、看電影,偶爾還會去KTV唱唱歌、散散步。C姑娘倒也淡定,不冷不熱,分寸得當。這樣的關系持續了三個月,小B一直在以主動的姿態跟C姑娘保持聯系。C姑娘呢,也漸漸對男生有了些好感,想著如果小B提出要她做女朋友之類的話,她是不會拒絕的。
然而,時隔三個月,小B突然不理C姑娘了,一點征兆也沒有。C姑娘急了,不知道他怎么了:是自己做了什么惹他不開心的事情嗎?小B的態度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冷淡?發消息給他都是些漫不經心的回復,后來索性就不回了?
C姑娘一直在檢討自己的不是,想約小B出來把話說清楚,可是小B連“出來把話說清楚”的機會都沒給C姑娘。于是,C姑娘打電話向學姐求助,感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欺騙”,同時沒了“自尊”,所以好“不甘心”。
-2-
對于這件事情,我的判斷是,有超過70%的可能,C姑娘遇到了傳說中自帶“渣男”屬性的人。
小B有什么過分的舉動嗎?沒有。約女生出來看看電影、吃吃飯,他打的是“培養同事感情”的名號,在外人看來滴水不漏、合情合理。
C姑娘的想法呢?你若是把我當普通同事,為什么會打三個月的“持久戰”?如果你只是想“撩”我,或者你心里已經有人,那為什么連出來把話說清楚的勇氣都沒有?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把我當什么了?為何還能當著我的面跟其他(女)同事談笑風生、淡定自若,真是莫大的諷刺!
看吧,矛盾點出來了——誰先動心,誰就輸了。
在這件事情上,小B自始至終都沒有給C姑娘一個明確的定位,換句話說,從頭到尾都是C姑娘在自作多情,并且,從冷靜客觀到心理防線漸漸被攻破,時長三個月。
三個月就能讓一個女生動心,有沒有很諷刺,好像有點;當意識到女生對自己動心的時候迅速抽身,果斷轉移目標,有沒有很渣,當然渣!
-3-
這不禁讓我想起何潔。
前幾天何潔因為那句“我不會再結婚了”再次上了熱搜榜——堅強樂觀如“何大寶”都還沒能從失敗婚姻的陰影中掙扎出來,就更不用說尋常心性的女生了 。
男生是理性的動物,女生是感性的動物。表面上再堅強、再樂觀的女生,也終究抵不過一個“情”字。
我不太相信什么“我愛你,與你無關”的雞湯話,感情是關涉兩個人的,男女之間好的感情磨合才有可能升級為“愛情”,當一個人已經對你沒有感覺的時候,又何必糾纏不放?這就如一支燭火幢幢的蠟燭,當火焰已經被風吹滅,你再用手去為它遮風擋雨,縱使百般呵護,意義何在?所以,何潔選擇果斷離婚,至少從法律層面擺脫這段“雞肋般”的感情。
如果說赫子銘讓何潔體會到的是“明明有老公,卻硬把自己過成了單身的樣子”的“渣”和心力交瘁,那么可別忘了,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我想撩你,卻不想對你負任何責任”的“渣”和有苦說不出。
“一生那么長,誰還沒遇到過幾個渣男?”
所以,作為女生,請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告訴自己,在感情當中,“誰先動心,誰就輸了”,若是有幸遇上那個在你動心的時候也剛剛好對你動心的人,那么,先送上祝福,因為你們離“婚姻”的殿堂又近了一步。
愿心性相通覓知音。
愿有情之人成眷屬。
這里是聶溪緋,一個享受平淡生活,但內心世界豐富到可以把自己笑瘋的充滿理性光輝的感性的文科女。喜歡用文字表達內心豐富的世界,一直相信文字的自我救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