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始于美麗的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倒映清澈的湖中,天水一際紅彤彤灑下一片,一葉劃動的小船逐漸進入落日的倒影中,如剪影一般的畫面伴隨著舒緩的音樂流動,美麗中透著淡淡的哀傷。
這其實是一部完美的愛情故事,訴說著兩個有情人在經歷了幾多家庭阻撓、世俗壓力,最終突破時間空間的重重屏障,向往和追逐、獲得美好愛情的過程。真正詮釋見證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女主人公艾莉身處上流階層過著富足優渥的生活,家教嚴謹,父母相敬如賓。艾莉接受著這個階層的嚴苛教育,每天的生活被計劃安排的滿滿的。用17歲少女艾莉的話“我很忙,忙的沒有時間看過一場電影”。
男主人公諾亞身處鄉村,自由奔放,是拿著時薪4毛的木匠。當看到美麗優雅大方的艾莉時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她,他傾盡所能讓艾莉注意到他。循規蹈矩的艾莉在活力四射的諾亞的帶動下體驗到了17年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滿足,他們熱烈地相愛了。愛的不顧一切,忘了一切。
一個窮小子一個富家女,成長背景懸殊想當然的受到了來自女方家庭的阻撓。因為發現他們相愛,艾莉全家提前結束了度假生活,強迫帶走了艾莉。
諾亞堅持每天一封信郵寄給艾莉,寫了365天都被艾莉的媽媽進行了截留。在無盡的相思和不解中,時間一晃就是過去了7年。
七年間諾亞當了兵上了戰場,艾莉念大學到部隊做護工志愿者并且在一次舞會上結識了門戶相當父母滿意并且深愛著她的未婚夫。他們的生活有擦肩而過但并未有任何的交集。當復員后的諾亞無意中看到了艾莉和未婚夫相擁吻時黯然離去。卻將滿滿的愛傾注到了修整“溫莎屋園”他記得艾莉說得每一句話,他按艾莉所說所講所描述的樣子精心修鑄著這個有四面的陽臺及面向湖水的畫屋的心中理想的家園。屋內外的每一處他都認真打磨傾注心力就像當初的愛情一樣熠熠生輝。
漂亮的小屋建成了,他卻覺得沒有艾莉的小屋什么也不是,他想過燒掉它就像毀滅的愛情一般變為灰燼。但一息尚存的光亮讓他開始出售親手打造的理想家園。每個來看小屋的人,諾亞都會有自己拒絕的理由,價格低的他說不劃算,價格高出他的預期的他說人家是瘋子,他的房子絕不會賣給不正常的瘋子的。
艾莉和未婚夫定婚了,卻在報紙上意外看到了對諾亞及溫莎屋園的介紹。她很激動因為這是她七年來的不斷的夢想。諾亞讓她記起了當初種種的一直延續的美好。她獨自來到當初度假的小鎮,看到了諾亞,看到了理想中的小屋也知道了這七年來未收到一封信的真相。帶著愧疚經過了權衡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了一起生兒育女。
影片的故事情節大體如此,如果僅僅這么演也就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激情過后很可能就讓人聯想到不會再有然后了。
影片另人感動的恰恰是它采用倒敘回憶的手法,在艾莉患老年癡呆癥不認識任何親人的前提下,諾亞為了找回他們的愛而每日去療養院給艾莉念由艾莉用日記本親手寫下了他們的愛情故事。這個日記本是艾莉怕自己老了忘記了這份刻骨銘心的愛戀而專門編寫記錄的,希望到時諾亞能念給他,找回他們想要的生活最終創造奇跡。
看著他們一頭白發,步履蹣跚,諾亞還在堅持著他們最初的承諾相守著最后的愛情,你會覺得這份愛情的選擇是多么的正確,這份選擇就像諾亞所說“你不要在乎我要什么,他要什么,父母要什么,你要想想你自己要什么”
“what do you want?”這是一份走心的愛情,有爭吵,有打鬧,但卻是一份打不走吵不散的愛情。最終艾莉在病床上認出了也在生病的諾亞,兩人一起平躺在艾莉的病床上,雙手相握走完了他們承諾一生的愛情。這份愛情可貴在于子孫滿堂,歷經磨礪,身患重疾,還能信守承諾、還能互相傾慕,相看兩不厭。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愛情是你所要的或者你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去看看這部震撼心靈的愛情故事,相信它會給你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