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李慧敏從2月開始到現在的經歷,確確實實發生了很多改變,最大的改變是信念上的調整,起碼知道自己的定位是需要不斷成長,而不是停滯不前的自我感覺良好了。值得鼓勵,李慧敏一直都堅定的認為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堅定的認為自己想做的事都能實現,堅定的認為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給自己營造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李慧敏很棒!
但是李慧敏同學,從3月到現在,似乎一直沒有大的進步,進入了成長平臺期。而且整個人的狀態呈現是,非常焦慮。這種焦慮表現在似乎每天看起來都挺忙的,但是經常一天過去了都沒做什么,沒有有價值的產出,同時還被拖延和能量不足困擾,被貪多貪大束縛,掉入了無意義時間消耗的坑,同時在親密關系、家庭關系上投入的時間遠遠過少。
那么,李慧敏同學一定一定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做錯了!!
首先,李慧敏同學過于貪多貪大,這是導致焦慮的根本原因。
基本從來沒有一天是淡定從容,覺得每天都在疲于奔命。一直沒給自己喘息的機會,而且一直也沒發生特別大的改變。為什么李慧敏同學一直在看書學習,但是改變很小呢,我想李慧敏自己也是知道答案的,那就是完全是不聚焦的亂看,李慧敏同學在推進的學習計劃有,
- Python,word學習,微信公眾號,PPT動畫,
- 古典超級個體,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萬維剛經營日課,
- 永澄老師公眾號,
腦海里還在轉的學習包括,
- 每天聽本書,結構思考力,rails,薛兆豐經濟學,和簡七學理財,日計劃,易效能時間管理,認知科學,知識管理。
請問,李慧敏,你認為自己是神還是天才,可以同時推進這么多內容的學習?
那么,來看看結果把,李慧敏同學的產出都有什么呢,事實是,李慧敏同學基本沒有產出的,每一個都是淺嘗輒止,看看就過去,只是為了,我學了點的自嗨滿足感。
- 拿PPT動畫來說,李慧敏花的時間是4個小時盲目找資料,2小時無目的亂看,1小時網易云看操作,那么產出呢,沒有產出。李慧敏同學現在操作1個都沒記住。
- 再來說古典的超級個體,李慧敏同學會在早飯時候聽內容,但是聽過之后基本不走心,記不住并且不能用來指導自己。沒有一篇完整的筆記。
- 財富自由之路好過超級個體,因為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在不斷地記錄和記筆記。所以個別的概念會記下來,比如操作系統,抱怨,成長率等。
- 日計劃花費的時間在10個小時,掌握了操作流程,核心的理念依然沒有進行整理,方法論沒有拿來使用。
- 易效能花費時間1小時。現在記不住講了些什么。
- 微信公眾號用了10幾個小時,6小時完成注冊以及第一篇文章,4小時用于聽課。聽得課,不知道怎么用,沒有認真吸收。同時,還不明確自己公眾號的定位。
- 再來看該GitHub的學習,李慧敏用了4小時回顧錄制了一個視頻;學習群內分享資料,用時10小時,錄音。操作大概是1小時初步練習。5小時完成2個作品。
最大的收獲是每日一圖完成永澄老師公眾號的學習,同時,這也是收獲最大的地方。當永澄老師在其他地方提到相應的知識點的時候,能夠產生鏈接。完成了最有效的組塊學習。
既然其他碎片的學習都記不住,效果差,學了相當于沒學是的,那么就是我方法錯了。我不能同時推進那么多知識的學習。必須一個一個來。
優先級/其他事情都不做,一定把這件事做好,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你可能什么都做不到。
輸出/人的價值是由輸出價值決定的/效益最大化=多輸出
極致專注/如果一邊做這個,一邊做那個,就會陷入怪圈,什么都做不好/極致專注才能極致產出。
堅持/最高境界是忘記堅持,因為我們找到了人生中極重要又熱愛的事情,并且不斷付出行動調整。
優先級:保留儀式感;保留老師公眾號的深度閱讀;
優先級:學習創富的文章。要有作業的輸出。要有PPT的制作。
形式是萃取出結構,講出來給自己聽一次;同時不斷的書寫然后萃取關鍵點。
每天都要有打開認知邊界的新知識的攝入,形成3個成長卡片。
按照xdite的方式輸出。先形成卡片。
關于技能操作類: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把已經會的輸出出來:word+GitHub,word 輸出一個教程出來。可能耗時5個小時。
不要同時開始兩個任務,極致專注才能極致產出。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人生的價值是由輸出的價值決定的。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4月的計劃(10分!)
創富PPT,內容理解內化。
老師公眾號
3張成長卡
技能產出
(阿文的信息圖表、word的論文版式、GitHub操作、日計劃的邏輯)
論文順利完成
binggo!!!
周計劃的方法論
按照時間核算自己的時間,估算任務的時間,自己的效率
給固定要做的事情加個小目標(讓自己充滿能量)
寫規劃的時候基于身份,(最能讓自己有能量的身份!)
先寫小目標
再寫大目標
(大目標實現了再去實現小目標)
要極其功利的學知識,學了就要用,要傳播出去。
比如公眾號,你短期不想做,那就不要學;Python也是一樣,短期不做,先不學。你看他們都是從擁有了正確的信念開始的,所以,我要從這些地方開始學。要放棄,要斬斷,要定念。尤其對于我這種貪多的人,多學不是啥好事,我更適合扎扎實實的往上走,不著急,慢慢來,持續做。
斬斷,斬斷,斬斷,斬斷,不要再亂學亂看了。盯住一個點,持續努力。現在我盯住的點就是用萬維剛拓寬眼界,用古典老師的內容學會正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