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三年,我們真正熟悉起來的時間,其實只有后一半。
已經記不起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第一句說了怎樣的話,甚至第一次留下的印象。只記得我們,大概是在一起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慢慢熟悉起來的吧。
還記得那天昏黃的路燈下有些模糊的側臉,記得那個俊朗的男孩隱現著的淡淡憂傷;還記得那個飄雪的夜晚,兩個人踮起腳繞了操場好幾圈,記得我們在雪中留下的腳印,那是各自對未來的期許和彷徨。
? ?喜歡他的文筆,喜歡他在考試作文里使用的各種“長難句”。當然,還有他極致腹黑的能力,喜歡看他一出口就讓人瞬間無力辯駁,喜歡那種另類的幽默。喜歡……喜歡他的東西好多啊。
? 三年里,我們沒有吵過一次架(不知道算不算遺憾),也沒有因為面臨一次共同的困境而相濡以沫。可是,或許因為我們陽光的外表下,同樣有著多愁善感的一面吧,所以,每次的灰心失意,都有彼此的陪伴。也因此,每次回想起最后那段最難挨的日子,總會慶幸感激有這樣一個人,能在我身邊。
那時候,我大概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壓抑的情感加上高考的壓力,讓那段日子總是灰色的。每次眼淚快要流出來的時候,總喜歡透過窗子,抬頭望天。喜歡窗外悠遠的淡藍,可是我的未來,在哪里?
他說,他永遠記得我跑去找他時,那副委屈的樣子。每次我委屈了難過了,一定會跑到他身邊。我可能不說什么,他也不用說什么,就讓我靜靜的坐在身邊,就讓他靜靜的在我身邊,就足夠了。有他在,心里就會踏實很多。如果那時我再難過一點,或許,我會靠在他肩膀上。
? ? 他說:不要哭,等畢業的時候唱《遇見》給你聽。可是后來,畢業太快,我們甚至錯過了彼此的學子宴。
? ?都說一場高考考散了一群人,我不知道。但相比于讓人無限遺憾的成績,遇見這樣的朋友更讓我感到幸運。因為在他面前我可以是我本來的樣子,我可以笑的很傻很二,眼淚也只有被他看見才不覺得丟人。
最后給他的畢業留言里寫上了這樣一句:對于我,你是哥哥的依賴。而信封上的一句是——沅有芷兮澧有蘭。
現在的他,在上海,在千里之外。高考一別如今已有兩年。
而這首《遇見》,至今也沒能聽到。
許久不見,你還好嗎?
——致我親愛的許公子
寫于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