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同時做到“優質、快速、廉價”是對賬目管理的理想化要求,以此為目標,容易讓團隊不切實際,把本可以事先防范的風險后置。
思考:今天的三角形理論點透了原來的困惑,這個三角形不僅僅針對賬目,對于品牌要求亦是如此。
比如我們正在做的這個快時尚品牌,“優質、快速、廉價”也是我們的口號。但在實際中,“快速、廉價”做到了,“優質”還需要提高。
為了這個“優質”,公司可能會放棄“廉價”,開發質量好的產品,價位自然就會提高,價位提高上去了,消量就會下降,可能銷售額就會受到影響。這就是追求品質帶來一連串反映。
如何避免這種現象?
1. 固定一邊:快時尚品牌,重點在于“快”,這個好比是品牌的特色,也是企業的核心,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破這個底線。
2. 調節第二邊:如果把“快”當做是固定的一邊,那“廉價、優質”需要選出一個作為調節的對象,這兩個的選擇,可以從成本或哪個更容易做到選擇,比如,如果針對我們企業,兩者會選擇“廉價”作為調節的一邊。
3. 投資第三邊:快、廉價做到了,接下來就要對優質作為重點投資的:對象,如,想要質量好的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就要提高成本,利潤就可能受到影響,但銷量可能會提高,也就意味著銷售額會提高。用量大來彌補成本的提高,最后企業的利潤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可能還會提高。
項目三角形,其實告訴管理者的是要學會取舍,想要又大又甜的蘋果,必須要修去茂密的樹枝,學會算賬,才能保證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