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從三個典型故事講了田單相齊的經歷。?
第一個故事是從齊王的角度出發。當時田單因為復齊之功,功高蓋主。而且他善于收取人心,如“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此時齊襄王擔心田單之施于人,將欲以取我國乎?但是齊王的應對對于齊國的老百姓是好事情。他鼓勵這樣的善事,單之善亦王之善也。齊國之幸。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第二個故事是田單推薦了任貂,?任貂使楚,楚王受而觴之,數月不反。齊王周圍的小人進讒,是因為田單功高,且其志欲為不善,內撫百姓,外懷戎翟,禮天下之賢士,其志欲有為也。齊王不滿,讓田單,而且直呼其名,如“召相單而來”。這時任貂勸鑒了齊王。首先問他和周文王齊恒公比較怎么樣,齊王自然說不行。然后緊接著,舉例文王用呂尚而恒公用管忡,勸齊王重用賢臣。齊王讓為善,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
第三個故事是講田單打兵伐狄而不能下,原因是斗志和士氣的消漲。故田單乃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前二七九年
田單相齊,過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于人,將欲以取我國乎?不早圖,恐后之變也?!弊笥翌櫉o人,巖下有貫珠者,襄王呼而問之曰:“汝聞吾言乎?”對曰:“聞之。”王曰:“汝以為何如?”對曰:“王不如因以為己善。王嘉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饑也,單收而食之;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單亦憂之,稱寡人之意?!瘑斡惺巧贫跫沃瑔沃埔嗤踔埔??!蓖踉唬骸吧??!蹦速n單牛酒。后數日,貫珠者復見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于庭,口勞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蹦耸谷寺犛陂偫?,聞大夫之相與語者曰:“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田單任貂勃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欲傷安平君,相與語于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將萬人而佐齊。今國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謝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屬曰:“貂勃可?!滨醪钩?,楚王受而觴之,數月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勢也哉!且安平君之與王也,君臣無異而上下無別。且其志欲為不善,內撫百姓,外懷戎翟,禮天下之賢士,其志欲有為也,愿王之察之!”異日,王曰:“召相單而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滨醪獜某恚踬n之酒。酒酣,王曰:“召相單而來!”貂勃避席稽首曰:“王上者孰與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與齊桓公?”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則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曰‘單’,安得此亡國之言乎!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為人臣之功者,誰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王不能守王之社稷,燕人興師而襲齊,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人,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當是之時,舍城陽而自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計之于道,歸之于義,以為不可,故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后于城陽山中,王乃得反,子臨百姓。今國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單’,嬰兒之計不為此也。王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其危矣!”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連。魯仲連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碧飭卧唬骸俺家约茨仆鲡抛淦迫f乘之燕,復齊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齊小兒謠曰:“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骨成丘。”田單乃懼,問魯仲連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問其說?!濒斨龠B曰:“將軍之在即墨,坐則織蕢,立則仗鍤,為士卒倡曰:‘無可往矣!宗廟亡矣!今日尚矣!歸于何黨矣!’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先無之氣,聞君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此所以破燕也。當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也?!碧飭卧唬骸皢沃行?,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