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宋冬野涉毒被抓的消息仿佛晴天里的一道驚雷,徹底讓大家忘記今天是周五的喜悅,痛心疾首地大喊為什么,為什么一個歌手不好好的唱歌反而要踏上黑路,難道來自粉絲的真愛還不能滿足你么?
對不追星的碼農來說,我還真對宋冬野沒什么印象,無非就是聽過他的《安和橋》、《斑馬斑馬》幾首歌,感覺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為什么不好好寫歌去吸毒呢?讓人高興一點的理由是,搞藝術的人總是需要靈感,刺激往往是靈感的來源之一。宋冬野吸毒是為了給歌迷帶來更好的作品,不知道這夠不夠寬慰大家。
那今天的片子和宋冬野有什么關系呢?
什么關系都沒有,蹭個熱點罷了。
嘮了這么多,該是進入正題的時候了,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亞洲首部喪尸片《釜山行》。
這里的劇情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地方,也是片子進入高潮的地方。雖然前半部分也有不少爆點來避免大家瞌睡,但電腦效果給人的視覺震撼往往沒有人性給人的沖擊大。所以今天重點分析這部分。
很多人在看到這里的時候,都將自己代入劇情,巴不得進入影片給車廂里的人兩耳光大聲呵斥:為什么關門為什么不讓他們進來他們又沒有被感染。
其實不為什么,車廂里的人只是被控制了而已。背后推手大家也都知道
就是這個從始至終穿著西裝的阿加西,但這么關鍵的人物在電影中并沒有被賦予名字,暫且用百科上“露宿者”來稱呼他吧。
在電影里,露宿者扮演的是一名利己主義,他不在乎別人的生死,只在乎自己能不能以及如何能回家見到媽媽。但就是這樣一個在現實中唾棄的人為什么能夠帶領整個車廂的人將小女孩一行人趕走呢?
因為,
1.個人處在集體中時是弱智的
很多人奇怪整個車廂好幾十號人,明明大家內心都清楚闖關成功的幾個人并沒有被感染不會對安全造成威脅,但大家還是選擇跟隨露宿者團結起來將小女孩們趕到另一車廂。
問題的關鍵在于,獨處的我們能夠認識到這點,而處于集體中的人對事實是缺乏判斷能力的。
求生和性欲、貪欲一樣,都屬于人性的本能。教育教會我們要關愛他人要互幫互助,這是道德限制。但當人處在集體中時,人的個性、道德都會被弱化,本能開始放肆占據主體,人開始不愿意思考極易接受既有暗示,智力就不能發揮作用。
對處于集體中的個人來說所有的不合理都是合理,而只要有人表達了內心本能的欲望,那么這個人就會被擁護。
露宿者的出現,正好為車廂里的人的恐懼情感提供了宣泄點,也表達了他們的求生本能,在智力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大家即使明白小女孩等不會造成威脅也會選擇聽從露宿者的話將她們趕到另一個車廂。
2.集體中的個人容易被暗示
在影片中還有這樣的鏡頭,看起來溫柔動人的妹紙卻讓小女孩一行人趕緊走。
為什么平時彬彬有禮的人會變得兇神惡煞哦?還是因為處于集體當中。
集體屬于聯系體,它將不同的人聯系在一起形成“凝聚力”,但這里的凝聚力并不是褒義詞,它表現的是野蠻和不講道理。
游行在我國不普遍,也不被提倡。為什么?因為即使脾氣再好的人處于集體中時也會變得易怒,他們太容易被暗示,不論暗示是否合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演講,也常常對演講者的話感到情緒激昂。但若是你一個人,而不是坐在觀眾席上聽講時,你就會發現臺上那個人說的話并不能說服你。
集體中的人等同在聽演講,極容易被演講者鼓動實施野蠻行為。而在釜山行中,露宿者大聲質問車廂里的所有人時,采用的就是演講形式。
接受暗示的人拋棄理智、弱化道德、易怒、缺乏個性等表現都體現的低級生物的特征,而這樣的特征則主要出現在低級的原始人、兒童和女人身上。
而釜山行中首先變得野蠻和憤怒的, 也正是女人。
女人更容易接受暗示,這也是為什么簡單的事被一群女人討論過后就會很復雜的原因。
所以,女人如果想要更聰明的話,就要學會“獨處”。
轉發、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蚩尤叔叔
下次寫韓國羞羞片子《美人》
更新可能是明天
也可能是下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