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周小二最近不想上班,便休息了。閑來什么也不想做,就去看書,余華的《第七天》,昨天一下午的時間就看完了,之后便去看了看豆瓣讀書的書評,議論紛紛。
不想像豆瓣上說這本書到底好壞,看后能否帶來啟發,這是我比較在意的,但是這本書給周小二帶來的感覺是低沉的,文中以一個死后魂魄遭遇故友、陌生人為主線,加之回憶輔線,大篇幅的社會反面教材堆積而成,赤裸而現實。因為之前周小二看過余華的《兄弟》《許三觀賣血記》,雖然現在不記得內容,但是心底感覺是這類小說還是不錯的。但是第七天看完后,心里充滿了消極成分。
尤其其中的一對情侶,在洗發店相遇,輾轉飯店,后又因一部山寨iphone 4s女角跳樓這個悲劇事件,導火線都是因為缺錢,這給周小二帶來消極因素,周小二各種工作不順,煤礦工作本就艱苦,煤礦工資發不下來,烤火費還拖著,支付寶微信第三方開發、航拍全景還在起步,所以,去你的消極情緒——《第七天》。
來點積極的,想起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唯有堅持下去才有希望。因為周小二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每月至少要閱讀一本書,這個習慣在大學的時候養成,以前一直在QQ空間的秘密日志中記錄一些讀后感,目前也讀了幾百本書了,雖然不多,但是堅持下去也不容易。尤其在這個互聯網信息紛擾的時代,大量的互聯網信息充斥了碎片化的時間,真正的放下一切,來閱讀的人少之又少。
當初自認為為了閱讀和省錢,買了亞馬遜的kindle,買回來新鮮幾天,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推送到kindle上,美其名曰為了保護眼睛,偶爾看看,目前也沒有養成kindle看書的習慣,反而又買了一堆紙質書來閱讀,目前的認為還是讀紙質書籍才是讀書。
為什么要看書,周小二打個比方,你的身體就像你的家用電腦的硬件一樣,幾年內基本無需更新替換;而你的思想就像電腦的軟件一樣,需要經常的更新換代。或許這個比方不合適,身體可以靠運動、養生等等來讓自己健康起來,而人的思維需要不斷的打破和重組,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回報。
只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周小二就會“趨之若鶩",書籍、移動端文章、電影、電視劇,看后周小二都會發現認為凈化自己思想的部分,這樣心里才會滿足,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要求不高。
借用馬云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發言的話,來結束: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在這個大跨界的時代,告誡你唯有不斷學習,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今天你還很貧窮,是因為你懷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嘗試,你將永遠一事無成,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作者:周小二,今日頭條、騰訊媒體平臺、一點資訊、搜狐、百度百家、品途等等專欄作者,立志做一個真實的自媒體人,堅持原創,微信公眾號:sxweiyua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