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覺得自己還小,還能貪婪的享受美好,后來發現自己不知從何時開始,看得清糖衣炮彈讀的出微笑后的殺機,懂得應付敷衍, 去面對好多自己不曾想要面對的事,表面上人畜無害,防身的刀卻一直攥在身后從未離手,這一刻我終于承認了成長這回事,只是不知是好是壞。 ? ? ? ? ? ? ? ? ? ? ? ? ? ? ? ? ? ? ? ?—— 鞭鞭于白水 ????
走出校園的那一刻,我還不能意識到真的畢業了,獨自拖著行李,坐在候車廳等著回家的列車,看著人來人往,心中想著:哦,我好像不用再來這個地方了。
畢業了,也就意味著再也不用犯困還要堅持著聽課,再也不用為了完成作業而死掉好多腦細胞,再也不用大中午的睡不起來上課,再也不用再也不能拖著沉重的行李箱爬六樓,再也不用急著在下課前去食堂吃飯,再也不用每周二為了迎接衛生檢查而清掃宿舍,再也不用為了德育分而參加班級活動去做志愿者,再也不用上體育課,終于結束了人生中的最后一趟八百米;原來在學校里有這么多的事情讓我不喜歡卻一直樂此不疲的重復著。
師范生的未來,理所當然的是當老師,為祖國培養花朵,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然而不知什么緣由,我所向往的一直都是那種在辦公室辦公的生活,即便是早出晚歸,即便是薪資微薄。于是在教師招考失敗后,我滿懷期待的開始了我的社會生活,開始了我的職場生活。
我一直想,離開了校園,就不應該在那么天真,該學點東西了,于是我很認真的想做好每一件事。
我不知道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就是我以后人生的一部分,有人問我:你喜歡什么,這份工作就是你的未來嗎?我回答不知道,大學給了我四年時間去思考我喜歡的是什么,我沒有得出結論,工作半年后在遇到這個問題,我依舊不知道答案。日復一日的工作,遇到不會的便學會問,問這個字很強大,它讓我從無知到不知到一知半解到理解,我很感謝我學會了運用這個字。
某天一個挺有成就的親戚和我談話,問我有沒有給自己做過職業生涯規劃,我說有,但基本上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安排的任務,實際上,沒有多大意義。親戚又問有沒有想過未來想做什么,我答不知道,眼前想做的事情太多,不想做的事也太多,以至于無從下手,或者說不想行動,因為迷茫。親戚跟我從南說到北,從他十幾歲中專畢業出來打拼到發展到現在,從不喜歡到喜歡,然后說了句話,順著自己的心吧
但是自己的心在哪里,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答案未知,我以為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社會是一本很深奧的書,深奧到從第一頁第一句話開始就讓人參悟不透;至少對于我來說,迷茫這個詞很適合我,我有年輕一代人的惰性,想做的事很多,但是從來沒行動過或者說堅持不下去;我有初出社會一類人的青澀,對于很多事情都不敢嘗試,太過膽小,害怕失敗;我有剛畢業一類人的迷茫,迷霧里看不到方向,找不到未來。
小時候,在家里的事有家長做主,在學校重一點的事有老師指導;后來長大后,關于家里的事,父母都會先詢問過我的意見,教師都會說看你自己怎么想的,未來的路是你自己選的;這個時候我就發覺我真的長大了,需要照顧到方方面面,人情世故什么的,應付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面帶微笑的生活著。
未來,這個詞太過廣泛空洞,我問過很多人,想過以后的樣子嗎?沒有人能給我確切的答案,似乎大家都只是為了生活而生活,沒有了小時候那般雄心壯志。雖然我現在做了選擇,也只能是選擇,第一次拂了父母的心,忍著不去看他們失落的目光,我希望能做得更好,最起碼對得起這樣的選擇。復雜的事情太多,一直都在得過且過,我不知道明天,后天,大后天又會有怎么樣的變數,我也不知道我會怎樣的繼續生活著;希望能好好的。
以前的我,面帶笑容,是因為我真的開心。
現在的我,面帶笑容,是因為我在生活。
成長這回事,不知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