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干點啥 當家庭主婦

2018年09月15日? 星期六? 晴

麥穗包子

今天是2018年的9月15日,轉眼之間,九月過了一半,開學已經有兩個星期了,又是周末,周末在家干點啥?

這是我當下思考的問題。以前不忙的時候,經常想家,想姥爺姥姥和爸媽,如今剛剛開學的時候,忙的焦頭爛額,九個寶貝,八個哭,一個不哭的也是上了一學期的。上周,一直忙著,都是樂奶在為我們做吃的,很是感動。今天星期六,難得清閑,我決定再繼續我喜歡做的事,就是我愛吃的面食。

原計劃早上做手搟面,午餐做小雞貼餅,晚餐素包子的。

樂寶:“媽,今天早點不要做了,我吃一塊面包,喝一杯牛奶就可以了?!蔽乙埠唵蔚某粤艘粔K烙餅,喝一杯核桃露,應對一下。

樂寶和同學去畫室學習畫畫去了,我在家陪樂奶在客廳看電視劇《一代名相陳廷敬》,看完一集后,我去洗手間洗衣服。

樂奶:“你想吃面食,我先幫你把,面和好吧?”

我:“好?!?/p>

樂奶:“是不是稍微軟一點更好?”

我:“是?!?/p>

其實樂奶做什么都做的特別精的那一種,只是樂奶愛吃米飯,極少做面食。

俗話說得好:軟面餃子,硬面湯。

小雞貼餅和包子面也是越柔軟越好吃。我們在外面買的地鍋雞、小雞貼餅、小魚貼餅,或是最近幾年風靡一時的趴灶臺,這面食都是柔軟的,或者放水里浸泡著的。

和面可是一門技術活,這需要用心對待,如果你把面和水的比例放的不合適,那絕對不行。水少面多,那就成了面疙瘩,像米粒、麥仁、豆粒般,如果是水多面少,那就成了漿糊,以前我小時候,家里窮,買不起膠,春節之前,媽媽都會放一碗水,抓一把面粉,攪拌均勻燒開,當我們現在用的膠來粘貼門對子,也就是我們說的春聯。

和面對我來說,早就是輕車熟路。如果是做雞蛋手搟面,一個雞蛋加一小碗面粉,和面剛剛好做一大碗手搟面;如果是做面疙瘩也就是魚仔面,那就用一個雞蛋一大碗面粉,攪拌均勻,成米粒大小裝。

我們做小雞貼餅時,需要根據家里的人數來和面。人多那就多和面,人少那就少和面。開始不會,可以練習,熟能生巧。我們都是從不會,通過學習才變得越來越厲害的人。

我們一家五口,用兩瓢面,兩瓢小麥粉,一碗溫水(可以用自來水,也可以用涼白開,我喜歡用溫水,溫水和面,手感舒服,醒面效果更完美。)

我已經特別熟練了,不能按照我現在的方式方法和面,我一般一次加夠水。如果各位是新手,那就先少放點水,慢慢來,一點一點的加水。

如果是七零八零后都玩過泥巴,像我們玩泥巴的軟度,如果是九零后和零零后那想象一下你們手中玩過的橡皮泥巴,跟著感覺,慢慢來,總會遇到更好的自己。小時候我家有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再后來有嫂子和姐夫。從小也沒怎么做過飯,也就是看多了,自己琢磨,慢慢的也就會了。當然和他們比,我還是差很多。

面和好后,最好醒半小時再用,讓水和面充分融合在一起,手感和口感都會更好。

和好面的標準是“三光”,一是手光,二是面光,三是盆光。

手光是:手上不能有面,如果有,請用水或者面粉搓干凈,再揉搓到面團里。

面光是:看上面光滑沒有疙疙瘩瘩的。如果不夠光滑,那就使勁揉搓,來回折騰面。這樣可以使水和面完全的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盆光是:和面盆上不允許有面,如果有面,需要用面粉或者水,把盆上的面給揉搓干凈。必須和刷洗干凈的一樣。最好用老樣式的瓷盆,那一種一摔就會爛的瓷盆,不是那種掉瓷的不會爛的瓷盆哦。

廢話真多,言歸正傳。

下面就簡單的來講一講我的制作過程。

小雞貼餅

配料:小麥面粉、溫開水、小雞、土豆、洋蔥、生姜蒜、食用鹽、味精、醬油、香葉、桂皮、陳皮、八角、辣椒和胡椒粉。

準備工作:菜板、菜刀、自來水、炒鍋、鍋鏟、鍋蓋、搟面杖。

制作過程:

小時候家里土灶臺,鍋大,案板也大,做死面鍋巴的時候,都是用手揉搓成長長的,用搟面杖或者圓形的玻璃瓶搟成扁扁的面餅,用大菜刀分別切成梯形的,也就是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放入鍋里的時候,小頭放下面,大頭放上面,正好圍繞鍋邊一圈。蒸好后全是焦黃焦黃的鍋巴,咬起來咯嘣咯嘣脆,味道倍香!

當然現在老家也都奔小康,蓋起了小洋樓,大別墅,地鍋,有的還保存下來,有的也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電池爐、液化氣。

個人喜好,還是土灶臺燒飯好吃一些,安全也比電池爐和液化氣安全多一些。因為老家的人,不是空巢老人,就是留守兒童,或者是老人帶娃,很少有年輕人在家。年輕人都去外地掙錢去了。話又扯遠了。

我現在是在婆家住,用的是瓦斯氣。用起來,不注意,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不用的時候,把總開關關上,也就一個把手,一推,一拉的舉動,但是關乎生命安全。水火無情,人有情,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愛家人和自己。

我們用的瓦斯氣,鍋自然也就是市場上的炒菜鍋,小鍋只能把面團子搟成圓形的大面皮,在中間先畫一個圓形,再把剩下的面皮平均分成一樣的大小,這個沒有特別邀請,只要你喜歡,可以隨意切多少塊。有時候讓樂寶練手,她會隨意切成她喜歡的形狀,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愛心形、花形、星星星等,開心就好。

如果家里沒有養小雞,需要去市場上買,那就拿農村人賣的散養的雞,淮南這邊叫溜達雞,一斤十三左右,正常的菜雞八塊左右。價格貴一點,但是口感不錯哦。我們家,一般選擇散養的雞,一只雞分兩次燒。燒一半,另外一半放冰箱的冷凍里。

燒一大鍋開水備用,用一把特別快的菜刀,殺小雞,一刀解決,小雞燒少受罪,我們人類也省事。找一個干凈的碗,備用。一手抓住小雞的翅膀并把小雞的頭朝上昂,一手拿刀,用菜刀對著小雞的脖子處,隔開口,把雞頭朝下,使雞血控干凈,當不再滴血為止。把小雞放在地上,隨它撲騰去。它肯定會掙扎的。這時候,爸媽我還是嘴里念念有詞:小雞小雞,你別怪,你本就是陽間的一道菜……

直到小雞安靜下來,爸媽才不念叨。當然我也就是紙上談兵,從小到大從未殺過一只雞,蚊子和蒼蠅倒是殺了不少。

再找一口大的深的瓷盆或者不用的舊的鍋,把小雞放在鍋里,用提前燒好的熱水,澆在小雞身上,直到漫過小雞全身,浸泡在水里一會兒,再把小雞提出水面,放在一個干凈的大一點的盆里,

開始拔雞毛,拔光所有的雞毛為止,如果有拔不掉的雞毛,那就再放在熱水里去燙一會兒,再提出來,繼續拔毛。找一個垃圾袋或者垃圾桶盛雞毛。小時候踢毽子用的也就是銅錢和大公雞尾巴上漂亮的雞毛。

殺雞拔毛的這個過程最好在一樓地上或者洗手間里進行,一樓地上,雞血可以倒水沖洗一下,清理一下即可;在洗手間也可以,下水道大,地方寬敞,隨小雞撲騰。反正洗手間里都是瓷磚,可以用水沖洗干凈就好了。

剩下來的也就是開腸破肚,用鋒利的剪刀,把小雞的屁股剪掉,扔進垃圾桶,把小雞的肚子剪開。用筷子穿進小雞腸子里,反過來,沖洗干凈上面的臟東西,小雞腸子男人大都喜歡吃,有嚼勁。所以男人更多時候比女人很愛吃醋,因為吃小雞腸子吃的吧。一句玩笑話,一不小心,戳中了男人的傷。哈哈……

接下來把雞肫剪開,翻過來,把里面的臟東西洗干凈。媽媽說這可是小雞身上最好的東西。

雞肫皮是雞胃的內皮,通常都稱作“雞內金”,雞內金是一種常用中藥。

雞內金性味甘平,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并能健脾和胃、澀精止遺、通淋化石。常用于治療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等癥。

最后把小雞剪開兩半,沖洗趕緊,把小雞放在菜板上,把小雞肉切成塊,大小可喜好,大塊雞肉不易熟也不易入味,小塊雞肉易熟易入味。

先燒開半鍋開水,焯一邊遍水,把小雞的血水清洗干凈,瀝水備用。

土豆選擇新鮮的,口感好,皮用筷子或者勺子都可以刮掉皮;陳舊的土豆不僅外觀丑,有些土豆皮發綠的和發芽了的土豆,最好不要吃,可以種在盆景里,增加一片生機,觀賞不錯。

土豆去皮后,切成稍微厚點的塊狀,不怕不熟,這樣和小雞或者肉一起紅燒,土豆塊吃起來又面又香;土豆不易切薄片,因為燒菜太薄了容易爛掉,造成糊鍋,那就得不償失了。

洋蔥選擇新鮮的或者陳的都可以,但是最好不要買那種發芽的,發芽的洋蔥,隨便找一個容器,加入足量的水,把洋蔥根須放入水中,洋蔥身體不用泡在水里,這樣水培的洋蔥既省時,又省力,又美觀。

先把洋蔥的外衣脫掉,沖洗干凈,切塊備用;如果實在不易做到,那就直接給它三刀,把洋蔥兩頭切掉,再從中間切開,這時候洋蔥的外衣特別容易就脫下來了。洗干凈后,再切兩刀,把洋蔥切切成大塊頭備用。如果切成細絲,和小雞一起燒熟后,洋蔥也就化了,縮小了,你夾不起來。

這個時候可以有兩種方法開始,一種是直接放一勺食用油,開火燒熱加入各種自己喜歡的作料,例如香葉、八角、花椒、麻椒、辣椒、蔥姜蒜等,炸至散發出香味,再加入小雞肉翻炒,當小雞肉受熱冒熱氣,加入土豆塊、洋蔥塊和醬油,繼續翻炒幾下,接著再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

打開鍋蓋,把事先切好的面餅有序的擺放在鍋里,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十分鐘即可打開鍋蓋,香噴噴的小雞貼餅也就大功告成了。

光盤行動證明我的面食做的還是不錯的。每一個做廚子的都喜歡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人們一掃光。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中午帶著樂寶睡了兩個小時,樂寶去寫作業,我去廚房準備晚餐。我準備做的是包子。其實這個包子可以當早餐,也可以當午餐和晚餐。因為我是酷愛面食的北方人。

菜品分葷素,包子餡也分葷素。今天我決定用家里現成的食材:

粉絲、韭菜、雞蛋、馓子、香蔥、生姜、食用鹽、生抽、味精、雞精、胡椒、食用油、小麥粉和涼白開水。

工具:雙層蒸鍋、搟面杖、案板、自來水、菜刀和玉米皮。

上午樂爺做了米飯,我只做了一鍋餅,所以還剩下一半的面團。上午和的面,下午再用,那面柔軟度可想而知當然如今已經是秋高氣爽,一年四季,唯獨夏季不可以把死面長時間放置,如果是夏天,和面多了,可以放在冰柜的冷藏里,當天或者第二天吃,也不可以放置太久,太久了會酸掉,不可以食用。因為這是死面的,不是發面的。發面的酸了,可以放點堿面子。

把面團搓成細長條,切成包餃子大小的面基子,灑一些面補(阜陽方言,也就是面粉。)使面基子的兩面都均勻的沾有少量面粉,用搟面杖搟面皮,越薄也好,可以搟成圓形的橢圓形的都可以,如果是包餃子或者小籠包,那面皮也就是圓形的最合適,如果是包麥穗包,還是橢圓形的更好。

今天我包的也就是麥穗包子。包制過程:

搟好面皮放在左手心上,盡量多放一些餡料,把餡料壓實,右手食指和拇指放在離我們身體較近的一端,先把面皮斷的一邊,往手心里折一下,然后同時把長的兩邊往手心里對折,壓住剛剛折過去的面皮,向里用力捏緊,左邊捏一下,右邊捏一下,這樣來回交替對折,來回打褶皺,向里收緊,直到包子末端,將其捏牢即可。

其實這個麥穗包子制作起來會有一種成就感,真做多了會上癮的哦。

用蒸鍋的可以選擇多層的,我們家里的是兩層的。我身邊的人做面食大都是用純棉的布做籠布。我喜歡像山東人那樣,用玉米皮做籠布,既不用洗清洗籠布,也不用擔心籠布里有細菌,起鍋的時候方便快捷,吃起來更有一股淡淡的玉米清香。別具一番風味在其中。

這個玉米皮很簡單,我們日常生活中新鮮的玉米,兩頭用菜刀切掉,最外面的又硬又臟的玉米皮扔掉不要,剩下的玉米皮輕易就可以剝下來。最好是新鮮的,如果家里冰柜有空閑那就就一個抽屜冷凍玉米皮。當然也可以曬干,收藏起來??梢杂蒙弦荒陜赡甑亩紱]問題。

死面的包子在上鍋蒸的時候,可以擺放稍微擁擠一些,蒸發面的包子或發面饃(饅頭)的時候,每一個之間最好留出間隔距離,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或者饃不會夾生,也不會破皮而影響外觀。

今天蒸的是素包子,大火燒開,滿大煙氣,再大火繼續燒至十分鐘左右,差不多就可以打開了鍋蓋,看到包子上的面皮是由白色的變成了皮膚色,再不會確認那就用手輕輕地碰觸包子,如果黏黏糊糊的,那就是沒熟,老家話是汗沒干;如果手指碰到了包子是干爽的不黏手的,這時包子是熟的,可以關火了。剛剛出鍋的包子,皮薄餡大多,看上去透亮既美觀又好吃。

不管其他人愛不愛吃,反正我是鐘情于它,至死不渝。此生對面食的熱愛是改變不了了,離開家長18年,對家鄉的情有增無減,對家人的愛越來越濃,對家鄉的飯菜情有獨鐘,這份愛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執著。

我是一個地道的吃貨,這是樂寶經常這樣說我。無所謂了,能吃是福,吃貨就吃貨吧,有我愛吃的面食,那就是人間美味。不愛海參鮑魚,不愛山珍野味,更不愛什么稀奇古怪的吃法,例如“一吃三叫”、高蛋白、補腎美顏之食療,唯獨愛原始味道。

剛出鍋的熱包子,我忍不住,吃了一口,滾燙的,但是那種熱氣和香氣撲鼻感覺好極了。

我想好東西,應該給愛我孩子的那一位分享。我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我卻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我真心地感謝她,也經常引導孩子尊重老師,愛戴老師,不管老師如何說教你,都是為了你好。好在樂寶還算乖巧,對老師很尊敬的。老師也經常夸樂寶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樂寶在寫作業,我喊樂寶和我一起去給她的老師送一籠素包子,六對。樂寶的老師一家人也是我們阜陽的,也喜歡吃面食,當看到樂寶送的熱包子,沒有嫌棄,而是歡喜的不得了,千感謝萬感謝,其實要感謝,也是我們家長和孩子感謝老師才對。這一鍋熱包子不及老師對孩子的一堂課的辛苦付出。何況老師對我們的孩子付出,不是一日復一日的付出,那是年復一年的付出,如今已經陪伴著我們孩子三年了。當然每一位老師,都辛苦,我們沒有聯系方式,只能感謝其中的班主任老師,因為班主任是所有的代課老師中最操心那一位。

分享快樂,樂寶又蹦又喊,歡快的跟著我。

過馬路的時候,我的布鞋扣環掉了,我的大腳丫一伸,那邊樂寶立馬心領神會,自覺的蹲下來,幫我扣上扣環,有時候是幫我系鞋帶。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愛大人的行為。將來老了,才有心孝敬老人,愛是一種好的行為習慣。

小區門口但我們家樓下有一段路,正好穿過廣場就是我家,這里有一位講究的老太太種植的各種植物和小菜園。每到花開的時候,香氣撲鼻,蝴蝶翩翩起舞,樂寶一會兒欣賞花兒,一會兒追趕蝴蝶,樂此不疲。

原本想自拍一張照片的,可是樂寶跑過來搶鏡頭,還對我做鬼臉。樂寶就是一個瘋丫頭,在樓下又唱又跳,頑皮的小孩。

此時客廳里的光線有些暗淡,我擔心影響樂寶的視力,我建議她把學習桌和小椅子搬到曬臺去寫作業。樂寶表示贊同。我搬桌子,樂寶搬著小椅子緊跟著來。

樂寶安靜的坐下來繼續抄寫好詞好句。這是第三項家庭作業,完成這一項,還有兩項呢,任務艱巨。為她做好后勤工作,讓她安心寫作業,靜下心來學習,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家長當下該做的。

我做的面食

備注:

紅薯細粉是阜陽方言,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粉絲。選擇那種細的,發暗色,本色粉,不要那種粗粗的,水晶粉,食物和人一樣,還是老的有味道。

韭菜我喜歡選擇那種大自然的,細細的,小小的,味道更香濃,不喜歡市場上那種粗粗的韭菜。

雞蛋選擇最好是自己家養的雞下的蛋,如果沒有那選擇土雞蛋或者草雞蛋,再不行就選擇普通的雞蛋,但是我不喜歡雞蛋上帶有斑點的,不僅僅是因為看到了信息說斑點雞蛋,主要是自己臉上有雀斑,影響心情,又怕危害家人身體健康。

據說雞蛋產生斑點有多種因素:可能是生蛋的雞輸卵管有炎癥,也可能飼料的問題造成斑點蛋,還可能是雞蛋發霉變質導致的。在選購雞蛋的時候,盡量選擇表面看上去光滑,無雀斑的雞蛋,吃著放心,看著舒心。健康早知道里,也做了科學調查,土雞蛋、草雞蛋和普通的雞蛋營養價值都一樣的,只是我們大眾個人感覺土雞蛋和草雞蛋營養價值高于普通的雞蛋。

馓子一般我們農村人都是自家炸馓子,油一般用菜籽油、豬油和芝麻油為主,城市人一般不會做馓子,都去買五元十元的,市場上油炸食品一般都不如家庭用油好,大都選用價格便宜,劣質的油,有大白色厚厚的硬塑料桶裝的大桶桐油和地溝油。這樣的油到了冬天會“上凍”,也不是真的上凍,也就是原本是植物油的,卻和豬油差不多成酸奶狀,不容易倒出來。

桐油不可食用。桐油內含的桐酸對黏膜有剌激性,吸收后可損害肝、腎。桐油的外觀易與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極易誤食中毒。誤食純桐油,由于劇烈地嘔吐,故吸收較少。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長期少量食用,可引起亞急性中毒,由于桐油全數被吸收,有時中毒癥狀反較嚴重,并可致死。

無論這大桶的桐油還是地溝油都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所以在選購油炸食品的時候,一定要看看,他們用的什么油,小桶裝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是最好,哪怕貴上一倍,為了全家人身體健康也值得。大型超市里的油炸食品,一般都是用超市里最便宜的大豆油,也是反復利用的,比小市場上的油稍微放心一點,也不能貪嘴,建議少吃。

因為我們家曾經開過四年的小吃店,開始不懂,有賣家來推薦,用了一桶,我總是感覺不舒服,最終還是和老公商量選擇超市里的大豆油和菜籽油。不干哪一行,不知道有內情,內情驚人,觸目驚心。更有大膽的商家用豬肉切片和塊狀,再放很多作料加上大量牛油,充當牛肉賣。也無人去找他們家理論,我們附近的鄰居都知道,他每天都買半扇豬回來。掛牛頭賣豬肉,技高一籌?。?/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