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簡單點說就是在微信、微博這類社交平臺銷售商品或提供有償服務,更多的是出現在移動端的一種銷售模式。反觀直銷,它是更加強調以一對一、面對面的形式將商品推銷給直接用戶,有可能是單層直銷或多層直銷。單層直銷一般多見于保險公司、期貨公司。多層直銷則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安利、無極限等等。
直銷更早得被我們接觸到,現在在國外估計還沒有微商這種形式。而這兩種業態在中國卻有著勃勃生機,堪稱是祖國山河一片紅,點點星光匯成瓊。
為了更直觀地比較二者間的異與同,我們從四個方面來一起看看。
一、銷售方式
微商,前面已經提到,它是一種以社交平臺為載體的銷售模式。換句話說,先有社交、微信才有微商,才有買賣。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沒有人做微商,不知這算是你的不幸還是幸運。
微商更多的是單一產品的推薦,針對性比較強,比如女性用品、膏藥。如果你不是有此類需求的人群,即便再炫美的推銷術語,精彩絕倫的圖片對比,于你而言,也是對牛彈琴,不會引起你的絲毫興趣。
直銷,現在更多見的是以某些名義舉行各種活動、集會,吸引沒有接觸過直銷的人,前來參加。活動形式千變萬化,但歸其根本都是要為其所推介的商品、品牌而服務。有人給出一種更為形象的描述:沒有固定零售點進行的面對面銷售,將柜臺延伸到朋友家里或聚會地點。
直銷,更像是向愛斯基摩人推銷涼鞋一般,神奇地為你“創造”出某種需求。即便開始你覺得自己并不需要這些商品,但在一對一的宣講過程中,你的需求逐漸被誘發、引導出來,或者說被那種現場的氛圍帶動出來,荷包就神奇地被打開了。
二、面對受眾
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是他們二者共同的受眾。微商更傾向于針對自己的朋友、圈內的人群,直銷則是最大限度的期望覆蓋不熟悉的,甚至是不認識的人群。
我身邊既有做微商的媽媽,也有做直銷的親戚。一個每天在朋友圈曬她推銷的商品圖片,各種類比,各種相關的描述,極盡所能來傳遞商品的好處和優勢,期望感染看到的朋友們下單。
另一個呢,渲染他們組織的各種趴,人頭攢動的火爆場面,頻繁的國內國外旅行,讓你感受參與的人之多,現場之熱烈。唯獨美中不足,就是你,為什么沒在那里一起體驗。
有需求就有滿足需求的銷售,無論你是通過微商,還是直銷,最終都是被他們主打的商品所填滿。
微商,需要先花一定的入門費用,囤積一部分貨物才會被授予某種資質或授權。在與之相對應的價格體系內,你可以發展下線。入門費相對不高,但產品比較單一。
通常意義上說,你招的代理只能找你拿貨,你從中賺取差價。最終市場價格是統一的,所以你對應的價格體系決定了,你能發展幾層下線,據有經驗的人士介紹,一般最多三、四層。
直銷是廠家將通路縮短,把利潤直接讓位給層級關系來獲利的銷售模式。入門成本是全套正價產品,你的下線直接從廠家拿貨,廠家給你折扣。
換句話說,你下家銷售的業績與你有著直接的關系,這里涵蓋了復雜的獎金制度。直銷講究的是站位,向下發展無數層級。
直銷的商品一般琳瑯滿目,涵蓋范圍很廣,從保健品、美容護膚、日用陳雜到精致儀器,包羅萬象,基本一個品牌能覆蓋多重需求。
四、人情與觀念
人情銷售,這是我所能見到的二者最榫卯相接、契合一致的共通點。社交分享、熟人推薦與朋友圈展示是微商或直銷都無法繞開的關鍵所在。
商品的重復銷售,過程都是基本一致的,但要能做到往復循環、生生不息,就要靠強大的人情網、親朋關系來介紹和推動。如果缺少了這個環節,那微商或許就不附存在了。直銷也不可能發展那么迅速,傳播面那么廣泛。
也有人說,殺熟不殺生。完全可以理解啊,畢竟剛開始接觸一種商業,也需要拿熟人來練手,只是務必提供好商品,物有所值,皆大歡喜,否則有去無回,更談不上熟人推薦呢。
觀念的推銷,是另一個二者的共同之處。賺錢積極不積極,是你個人的損失,我們做的只是一個橋梁,架起你和品質生活間的無縫對接。
無論銷售形式如何改變、更迭,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實現盈利。一言以蔽之,你不買,他就是再有本事也只能停留在某種模式而已,永遠不能和你發生任何關系。商品的選擇權在于你自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嘛!
無論黑貓白貓,賣出東西去,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