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帆齊微課第214篇,字數1664,共累計273898字數】第31周打卡作業(2)
國慶7天長假,本來安排好要帶著孩子們外出游玩的。突如其來的面試,以及連陰雨天氣,將計劃徹底打亂了。
用趙先生的話來說,國慶長假再不外出游玩,到年底都沒有長假可以揮霍了。也是,國慶期間倘不外出游玩一次,確實感覺有些對不起自己。
既然確定要去游玩,那該去哪為好呢?疫情防控的需要,跨省旅游自然不現實。加之甜甜6號、7號還要上業余輔導班,自然不可能跑的路程太遠了。
綜合考慮之后,我們決定4號去寶雞岐山,順便拜訪一下他之前的一位老領導周部長。
2009年年初的時候,趙先生剛從寧波回西安工作,在西高新結識了這位寶雞岐山的部門領導。二人在一起共事兩年余時間,關系比較友好。2011年七八月份,趙先生另換工作之后就與這位領導分別。雖然之后通過手機聯絡,但終究沒有再見一面。
這位周部長我見過幾面,為人忠厚,待人熱情,極易好相處。
10月4號一大早,本來準備出發。結果有一件緊要事需要處理,忙完之后已經快11點了,遂匆匆驅車上路。甜甜不愿意和我們同行,留在她姨媽家和哥哥玩。于是我倆就帶著錦上路了。
依據微信位置,借助導航,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高速路程,終于到達了周部長的老家。
十余年未見,未見時還想著彼此會容顏蒼老,真正見面之后才發現。除了額頭增添了幾大道皺紋,其它的變化并不是很大。
周部長的父母雖已到了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鑠,給人感覺也就60出頭的樣子。農家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兩位老人還是比較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干農活往往量力而行,絕不勞累傷身。
我們到的時候已過了飯點,恰好家中有現成的臊子,周部長的母親,趕忙張羅著為我們做岐山風味的臊子面。
我比較喜歡吃面食,故而非常期待吃岐山的哨子面。不多時,面就上來了。六碗帶湯的臊子面,湯多面少,雖然心生疑惑,但入鄉隨俗的禮儀讓我保持沉默。
不多時,趙先生就將自己的那碗面帶湯吃得完。這時,恰好周部長的母親又端了兩碗面上來。看到后,趕忙說,只吃面不喝湯。至此,我才意識到了為什么端上來的碗里湯多面少,原來人家是只吃面不喝湯呀。
我在咸陽上學的期間,吃過興平的一口香。不曾想到岐山臊子面原來和一口香類似。看來以前在西安吃到的岐山臊子面。終究風味不地道。
我們一家三口前前后后吃了十幾碗面,自覺已吃飽,周部長的母親還一再催促要給我們下面,說我們吃的太少了,他們家平時來親戚,一個人最少也吃十幾碗面,飯量大的有人會吃二十幾碗面。聽罷,我直呼。這種吃面法真的太廢碗了。
十里鄉俗九不同。一碗臊子面,讓我見識到了寶雞岐山的特色民俗。
茶余飯后,在兩位老人的建議下,周部長遂充當向導,帶我們領略岐山的人文景觀。
我們在岐山縣城繞了一大圈,感受岐山縣城的發展變化。因岐山是西周的發源地,有著濃郁的周朝文化氣息。加之考慮到我從事語文教學,于是周部長就建議我們去周公廟轉一轉。
周公廟在岐山鳳鳴鎮,道路比較平坦,驅車途中看到許多帶有個人品牌的農家小店。
因為下雨的緣故,加之到達周公廟景區已經快5點了,已經停止出售門票了。無奈之際,只能在周公廟附近四處轉著看。突然看到了很多游客圍著廟門口一棵近三人合抱的一棵槐樹,拍照留念。起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走近槐樹看到樹上掛的牌子,才知道這是一課有著1700年歷史的古槐樹,難怪會受到游人的喜愛。
樹下拍照留念的人很多,受他們的影響,我也拿起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突然,發現槐樹上又許多似花生形狀的綠色透明果子,倍感新奇,遂叫趙先生他們圍看。他們也不認識,就讓我拍照識圖查看。我用形色拍照識圖后,顯示是槐花icon。那一刻覺得很奇怪,這怎么和現在的槐花不一樣呢?友人笑著對我說,這是一顆1000多年的古槐樹,和現在的槐樹品種不一樣,自然槐花也不一樣了。
那一刻為自己的無知而感覺不好意思。是呀,年代不同了,結的果實自然也不一樣。
雖然沒能進周公廟看一看,但這棵千年古槐安路恰好彌補了我們心中的遺憾。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來還真的應該多走出家門,好好增長自己的知識。
離開周公廟之后,與周部長又品嘗了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隨后就驅車返回了。
今日雖然沒有逛成景點,但能品嘗到特色的岐山哨子面,欣賞到周公廟門口的千年古槐,也不枉此行。
齊帆齊年度基礎寫作營(214)1664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