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建議大家一定要考研?

時間會證明一切。

2017年來此所攝

選專業,選行業,選考研/就業


大學一共有 3 次比較重大的選擇,而這三次選擇,都有可能決定你今后的發展與未來,我親身經歷過這其中的每一次選擇,對我都影響巨大,至今恍如隔日


選專業指的是大一學習成績好,排名靠前,大二有一次在全校選專業的機會,選行業,也就是你今后要從事的職業,你感興趣的方向,選擇考研、就業,這其中包括了考取高校,出國深造、當兵、或者去事業單位、去銀行、國企、金融、互聯網行業等


至于說是秋招拿了很多公司 offer,選 offer 也就是選公司,我認為這個是是實力使然,水到渠成,其實選什么心里早已經有數了,就是在參考別人意見一下,也就定了


對于考研、就業的選擇,是比較艱難的,今天,我想說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及一路以來的思考,對于迷茫的你,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可以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認識


我的考研之路


1、

我高中時代就讀于當地縣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縣排名第二),曾經也是考過班里面的第一名,在全年級排名也曾經進過前 50 名,雖然不是特別優秀,但是對于當時的我來說,考上長安大學或西電(因為不想去外地讀書)問題都不大


2014 年的高考,考的不是很理想,沒有去成我想上的大學,帶著這么一份遺憾,來到了大學,當時在大學,我就想,考研看看能不能考上一所 985 院校,那會誰不想考上 985/211,誰心里能沒個名校情結,這就是我最開始執著于考研的想法


2、

2014 年,大一的時候,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各種考研就業分享交流會,我一般也都會去聽聽,聽學長、學姐們的經驗交流,主要是看看考研難度以及如何準備,之后我們也上過專業導論課,對于本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以及定位;本專業歷來的學長、學姐考研居多,給我造成了,在大學考研是一種趨勢


此時,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我就是要考研,就是要考本專業,在大一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這么一件小事,當時我隔壁宿舍有好幾個都報了 C 語言,我當時很不理解,為什么要學習 C 語言,我覺得那東西沒用啊(至少對于考研沒用),我們專業課程規劃又沒有數據結構、算法、操所系統、計算機網絡、編譯原理、java、 C++等等;那個時候,我是沒有學習編程的意識


我大一一年,上課基本認真聽了,必修都考的不錯,尤其數學方面課程(我特別喜歡數學),高數 99 分,到了大二上學期,專業排名靠前,是有轉專業的資格(全校專業可以隨便挑),此時,我還是執著于考本專業的研,果斷放棄了這次機會


大二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通過自己多方面的了解,就業情況、考研情況(建議多跟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交流)、本專業的未來,實在是沒有行業競爭力,這時,我不在抱有希望,消沉了幾天之后,必須另尋出路,在謀發展


被學校各種打廣告的,各種海報、橫幅,隨處可見學個 Java,出來年薪,可達 2/3 十萬,一方面是薪資的誘惑,一方面是我咨詢了學長、學姐的意見,再結合自身情況,此時的自己,也無路可走,就踏上了自學編程之路(學習編程這塊就不細說了,主要得益于自己在大學期間加入了一個非常棒的實驗室)


3、

從大三開始,其實心里總算是有底了,開始了干自己喜歡的事情,考研是我大一就想好的,這時候肯定在計劃當中,當時我的戰略規劃是,考研,考計算機方向,就考北郵


具體計劃:大三春招找實習,大廠暑期實習轉正留下,大四 9 月份備考,因為我一直學的是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我覺得時間夠,問題不大,考上之后,就去讀研究生,畢業之后再做打算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春招找到了大廠,暑期也去實習了,轉正沒留下,主要是部門 hc 太少(之后 10 月中旬,總監又玄學給我打電話,留了我,我當時都醉了,讓我直接跟騰訊簽三方協議,我就簽了)


9 月初的時候,面臨著就業、或者備考,說實話,沒留下來,對我打擊很大,也沒有多少心思準備考研了,就一心撲到找工作上面去了;假如我實習轉正留下了,說不定此刻我正就讀研一,學生生涯還在繼續,這就會開啟我的另一片人生,但是人生沒有假如


總結一下:我上面大概闡述了自己考研的前世今生,從一開始有考研的想法,以及一波三折的經歷,把自己的考研戰略之路,分享給你們,是有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希望各位可以從中學到一點經驗,要是能設身處地的思考,必定會帶給你啟發


是否考研


考研還是就業,大學生永恒的話題,我自己也是一路走來,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果你已經十分明確了我就是要考研,或者我就是要就業,那就根據你的決定執行下去,不要再受外界打擾


1、

如果你是專科,或者三本,我是強烈的建議,一定一定要去弄個專升本,不要說你對于學習沒有興趣、憑借實力、能力怎么怎么樣,這個社會上,牛逼的人太多了,基本上,我參與的所有招聘,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沒有本科文憑,你連 hr 簡歷刷選都過不了,哪怕是為了自己的以后,也要想盡辦法搞個本科文憑


2、

有很多人說過,考研這件事情的根據自己情況去分析,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認清自我之類的,我的結論就是:其實沒什么可考慮的,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要不是家里面確實很貧困,確實是因為經濟原因,或者自己根本不想學了,被逼的要去找工作,去謀生存,否則考研就對了(尤其是對于二本、一本等雙非院校)


由二本/一本考上 985/211 院校是很值的,學歷不僅僅提升了一個平臺,更重要的是圈子也變的不一樣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了


有些人讀研究生,說是什么遇到導師很坑,研究方向不一致,管的很嚴之類的,你以為工作就容易,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其實沒什么是容易的,不過,總體來說,學生還是要比工作了的,能幸福一些(舉個例子:學生你逃 2 節課,作業一次沒完成,這些其實都沒什么,大家也都經歷過,工作了,公司是要給你發工資的,你曠工半天試試,需求到期沒完成試試)


即使我今年考研沒考上,也不想調劑,利用自己在大學前 2 年半所學到的東西,寒假準備準備,直奔春招在找工作就好,或者二戰都行,其實選擇還是有很多


很多人其實比較讀研三年和工作三年,人一定要有遠見,能讀研的,學習能力并不差,讀研剛畢業的,可能在很多方面(尤其是互聯網經驗)不如工作幾年的,但是再等 3-5 年,看看呢,其實誰都說不定,但是要從普遍者觀察,我還是建議:考研


我最擔心的是:有些人在大學最好的時機不去考研,等工作了一段時間,覺得學歷太低了,工作的內容不喜歡,這時候想考研了,又的在折騰一番,這其實是缺乏遠見,早干嘛去了,考研一定要趁早,要趁著在學校的時候,也容易考上,來回折騰,耽誤的是時間,在年輕的時候,利用最好的時間,應該拿來讀書、學習、工作,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3、

從大的格局,以及長遠發展來看,多思考、多角度的去想,打破思維,如果你還在迷茫,拿不定主意,我是極其的建議:考研,考上一所 985/211院校,那將是一輩子的財富,本科要是 985 院校,我還是建議讀研


工作沒你們想的那么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完成業務需求,只不過剛入職,需要熟悉各種組件,以及一些新技術,提升是比較快的,但是一兩年之后呢?工作了,進行自我提升,自我學習的時間是真的少的可憐


考研并不是逃避就業,而是更好的提升自己,我一直認為在學生時代,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了更多的自由可支配時間,可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讀書就這幾年的時間,而工作將會是你之后的人生,何必著這三年急呢?


我估計大部分人可能會問我一個問題,如果我可以選擇,985 院校研究生和 bat offer,我會怎么選?我可以很清晰的告訴各位:一定會選擇前者,去讀研究生,從長遠來看,讀研的選擇是沒錯的


如果我的一些觀點,與大部分人所想的不一樣,那就對了,如果你受我這篇文章的影響,做了決定,3-5 年后,再回過頭來看看,時間會告訴你一切


有些財富是一生的,是花錢很難買來的,時間一旦流逝,將錯失良機,那將是永久的;不要局限于眼前,要從自身的長遠考慮,拿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你將會明確自己的選擇


考研打法


大學前幾年,可以考慮要不要考研,但是不用著急為此做任何的準備(英語平時準備準備是可以的)一般到了大三,抉擇的時候(少部分人會出國、當兵、考公務員之類的,不做分析),就會有人做出不同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就源于你對自己能否有清晰的認識


考研沒你想的那么難,也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1、

就業:選擇就業的這批人,主要是看專業技術,能力過關,其方向是明確的,一心撲到就業上就行,屢敗屢戰很正常,心態好一點,在堅持一下下,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都是沒有問題的


關于校招、甚至是社招,尤其是從事編程工作方面的,我在三強調,首推牛客網、脈脈;牛客網,海量面經、資源分享、技術討論、內推渠道,找工作期間,每天花 50% 的時間在這上面,一點都不過分,渠道、機會往往比你多學一兩個知識點更為重要


基礎 + 算法 + 項目,多面試,下來多總結,玄學秋招,甚至是玄學人生,沒什么好說的,堅持下去就行了


2、

考研:選擇考研的這批人,也是明確大的方向了,至于具體的考哪所學校、選哪個專業,怎么備考,專碩還是學碩、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我覺得這些就相對簡單了,解決的方法也是很多的


各種考研機構的咨詢,以及多問問本校、要考的外校學長、學姐、多交流,打探一些消息,也是視頻 + 看書 + 做題,多刷題,多想想答題技巧,組隊考研,與別人多溝通,多討論,盡力就好


一般打算考研的,我的建議是,在大學的前 2 年半,多去折騰,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可以學習技術,提升編程能力,也可以做跟考研無關的任何事情,大學不僅僅只有考研,只有學習,多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去嘗試新鮮事物,去提升一下自己的視野與意識


千萬不要從入大學門就報考研機構(我真見過這部分人),那樣你的大學從一開始就被羈絆,難以施展拳腳,到后期也容易成為強弩之末;最早最合理的考研備戰,一般從大三寒假籌備,下學期(3月份)正式打響考研之戰,為之拼盡全力(主要精力投到考研身上),要是有自信的,平時學的好的,最遲大三暑假備戰考研也是可以的,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好時間


3、

就業+考研:我一開始就是這個打法,在畢業的時候,即想拿到大廠 offer,也想考上心目中的大學,這種估計是大部分人的心理,但是真正的做到是很難的,既然有這種打法,那肯定是可行的,并且我周圍有人就這么干了,還成功了


這種打法,我的案例上面分享了,是可以借鑒的:春招找大廠實習(專心找實習),暑期實習轉正留下,9 月回學校備考(全力備戰)


其實能力強的,學習好的,學校在有個保研名額,還是很容易做到的,這種打法很多人也在用;現在看來,也是可以調整戰略的,比如提前批/內推,7 8月拿到校招 offer,在備戰考研,都是可以的,至于具體的時間安排,自己在多想想,一定還有新的時間安排與打法


我選的第三種打法:考研 + 就業,是冒有風險的,是很容易失敗的,但是往往風險越大,收益越大,這就要看個人的性格了,我比較符合做就要做有難度、有挑戰的事情這類


如果不想考研的話,那就一開始專心找工作,想考研的,我覺得就是截拳道的精髓,直插要害,一擊斃命,直奔考研就好,想折騰的,覺得自己技術能力強,考研也成竹在胸的,可以走第三種打法,不同的打法,適用于不同的人,認清自我,走合適的路


4、

保研:如果學校有保研的資格,自己也不著急工作的話,一定一定要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保研資格,這是個機會


我學校是沒有保研資格的,學的在好,在優秀,也得參加那場考試,拿分數說話,我至今還記得,騰訊 hr 面的時候:


hr:你學的這么好,一直專業前幾名,為什么沒有保研?

我:我們學校沒有保研資格

hr:你們學校為什么沒有保研資格?

我:。。。


說在最后


1、

對于從事程序員這行來說,女生是真的少:這周 1024 的時候,我們大部門,幾百個工程師,上午在一起相聚,合影、唱歌,一眼望去,女生也就 10 來個,我前面待的 2 家公司,所在的部門,女生真的也是少的可憐,現在終于理解了,為什么說 github 是全球最大的同性交流網站


2、

現在的我,已經工作 100 多天了,10 月初剛剛通過試用期轉正,目前還在努力工作中,即使現在我想考研,也沒有那么大的勇氣和決心了,形勢所迫,身不由已,既然當初被迫選擇,就只能一條路走下去了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沒有對錯,別人永遠只能是建議,做決定,做選擇永遠只能靠自己,路都是自己闖出來的,未來誰也沒法預料,我們當下能做的:提升能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


趁著還年輕,即使逆天改命,又有何不可?


因為你,才有了夢想實現的意義!


亙古不變:強者恒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溫水煮青蛙,說的是在慢慢微小變化的環境中,變得麻木,進而不自覺中陷入困局,無法自拔。如果從一開始,青蛙就被丟到沸水...
    門前池塘閱讀 401評論 0 0
  • 前言 Java 自首個版本便提供了多線程的支持,并為開發者提供了synchronized、volatile關鍵字用...
    簡單的土豆閱讀 1,908評論 0 13
  • 又一次來到了長樂軍訓。軍訓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磨練。這次軍訓美中不足的是班里全部是男生,沒有堅強又溫柔的女生...
    長樂軍訓閱讀 201評論 0 0
  • 最近做項目要用到Maven,故對Maven進行了學習,初次接觸后,覺得其實和前端的npm很相似,都是項目管理工具,...
    Polaris丶閱讀 311評論 0 0